但丁在《论俗语》里所侧重的是词汇问题,但是也顺带地讲到诗的题材,音律和风格的问题。他认为严肃的诗(他用&ldo;严肃的&rdo;这一词和用&ldo;悲剧的&rdo;这一词是同义的,都指题材重大与风格崇高)应有严肃的题材,而严肃的题材不外三类,他用三个拉丁字来标出这三类的性质,即sas(安全),这是有关国家安全,如战争,和平以及带有爱国主义性质的题材;ven(爱情),这是西方诗歌中一种普遍的传统的题材:以及virt(优良品质,才德),这是有关认识和实践的卓越的品质和能力的题材。这些&ldo;严肃的题材如果用相应的宏伟的韵律,崇高的文体和优美的词汇表现出来,我们就显得是在用悲剧的风格&rdo;。他把风格分为四种:(1)&ldo;平板无味的&rdo;,即枯燥的陈述;(2)&ldo;仅仅有味的&rdo;,即仅做到文法正确;(3)&ldo;有味而有风韵的&rdo;,即见出修词手段;(4)&ldo;有味的,有风韵的而且是崇高的&rdo;,即伟大作家所特具的风格。这最后一种是但丁所认为最理想的。但丁讨论词汇和风格时,主要是从诗歌着眼,但是他认为&ldo;光辉的俗语&rdo;也适用于散文。因为散文总是要向诗学习,诗总是先于散文,所以他只讨论诗。
语言的问题是中世纪末期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民族开始用近代地方语言写文学作品时所面临的一个普遍的重要的问题。当时创作家和理论家们都对这个问题特别关心。在《论俗语》出版(1529但丁死后)之后二十年(1549),法国近代文学奠基人之一,约瓦辛&iddot;杜&iddot;伯勒(joachdubelly),也许在但丁的影响之下,写成了他的《法兰西语言的维护和光辉化(8)》,也是为用近代法文写诗辩护,并且讨论如何使法文日趋完善。他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提出的解决的办法与但丁的基本类似,只是杜&iddot;伯勒处在人文主义和古典主义影响较大的历史阶段,特别强调向希腊拉丁借鉴。这两部辩护地方语言的书不但对于意大利语言和法兰西语言的统一,而且对于欧洲其它各种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注:
(1)这些段落是从《神学大全》各章中选出的,并不是一气连贯的。
(2)&ldo;形式&rdo;在经院派的术语里有时指形式所由造成的道理。&ldo;形式因&rdo;是亚里斯多德所用的名词,见第三章。
(3)恩格斯说但丁是&ldo;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rdo;(《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章,第二四九页)。
(4)《旧约》《诗篇》,第一一四篇,用&ldo;官话译本&rdo;。
(5)原文是graatica,按字面看是&ldo;语法&rdo;,实际上就是&ldo;文言&rdo;,即不是从听和说学来的,而是从语法规律学来的。对于当时欧洲人民来说,拉丁语已成为这&ldo;第二种语言&rdo;。
(6)但丁自己的佛罗棱斯语属于这一系统。
(7)见但丁的《筵席》,第一卷,第七章。
(8)&ldo;光辉化&rdo;即提高。
第一部分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第六章文艺复兴时代:薄迦丘,
达&iddot;芬奇和卡斯特尔维屈罗等
一文化历史背景
文艺复兴是中世纪转入近代的枢纽。西方从此摆脱了中世纪封建制度和教会神权统洽的束缚,逐渐得到了生产力的解放和精神的解放。在经济上资本的原始积累,工商业的发达以及新兴资产阶级势力的日渐发展都替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打下了基础。在精神文化方面,自然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哲学日渐抬头,文艺的世俗化与对古典的继承都标志着这时代的欧洲文化达到了希腊以后的第二个高峰。它发源于意大利,逐渐向北传播,终于席卷全欧。在北方各国,它演变成为宗教改革或新教运动。它极盛于十六世纪,但是在十三四世纪就已在意大利酝酿。但丁,帕屈拉克和薄迦丘三位意大利文学奠基人都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文艺复兴的影响在后来每一个政治运动和文化运动中都可以见出,至今还可以说是活着的。
顾名思义,文艺复兴就是希腊罗马古典文艺的再生。但是这个名称并不足以包括这个伟大运动的全面。首先它不只是意识形态的转变,更加重要的是社会经济基础的转变,也就是封建势力的削弱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建立。对于这个重大的历史转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以及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的导言里都作过扼要的分析。它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主要的是十字军东征以后东西交通网的广泛建立以及航海的探险与许多重要的地理发见。从经济方面来说,这些活动和成就替欧洲人开辟了市场和殖民地以及原料和资本的来源,从而在物质上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加强资产阶级的地位和势力。从精神文化方面来说,这些活动和成就打破了欧洲过去闭关自守的状态,扩大了西方人的眼界,破除了他们的迷信,提高了他们的好奇心和进取的斗志。从此他们要求脱离中世纪的愚昧和落后状态,发挥固有的智慧,去从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改变他们的现状。
当时欧洲人接触到一些水平较高的文化,特别是阿拉伯,印度和中国的文化,因而吸收了外来文化中许多有用的东西。单以中国为例来说,中国对于西方文艺复兴运动起过深刻的影响。马可波罗到中国游历(十三世纪,元朝初期)后所写的游记激发了哥伦布从西路航海到东方的壮志,从而发见美洲的新大陆。当时中国的罗盘(指南针)已传到西方,引起了航海术上的革命,许多航海探险和地理发见(包括哥伦布发见新大陆在内)都是借指南针来测定航行路线的。其次是中国的火药制造术经过阿拉伯人传到西方,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欧洲资产阶级就是利用这种新式武器去击败主要靠骑射的封建骑士军队的。第三是中国的造纸术(可能印刷术也要算上)传到西方,引起了教育和文化宣传上的革命。过去西方书籍都是用手抄在皮革上,所以文化只能垄断在少数统治阶级(僧侣)手里;有了纸张和印刷,书籍就可以大量地向广大人民开放,使他们获得教育和文化知识。这只是就中国一个例子来说,当然文艺复兴所受到的外来影响不限于中国。从此也可以见出,把文艺复兴只看作希腊罗马古典的再生是很不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