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闲话中国人简介 > 第20章(第1页)

第20章(第1页)

读书人为什么就特别要讲究修饰呢?因为他是&ldo;文人&rdo;,是&ldo;君子&rdo;,是&ldo;士&rdo;,因此不能不&ldo;文&rdo;。有一次,卫国大夫棘子成问孔子的学生子贡:一个君子只要有优秀的素质和品质就行了,何必还要修饰呢(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的回答是:如果文就是质,质就是文,虎豹的皮也就是犬羊的皮啦!也就是说,君子与小人,就像虎豹与犬羊。虎皮豹皮之所以比狗皮羊皮高贵,就因为虎豹的毛是有花纹(文)的。如果去掉这些有文采的毛,虎豹之皮也就与犬羊无异。同理,君子如果&ldo;不文&rdo;,又与小人何异?所以,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文饰首先是道德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漂亮好看。

其实,古代中国人的服饰,几乎无不具有道德的意义。比如冠就是贯,表示一以贯之、始终如一的意思;弁就是辩,表示辩明身份、明辨是非的意思;冕就是免(免是冕的本字),也就是勉(勉本写作免),表示勤勉国事,以德相勉的意思。又比如,衣就是依,表示依附;衽就是任,表示担任;襟就是禁,表示禁止;至于履,则表示履行职责、实践礼法,也表示脚踏实地、行得正站得直,等等。

最有趣的是饰物。比如戴冠冕的人,都要在两耳之处各垂一颗珠玉,叫做&ldo;充耳&rdo;。充耳并不真的要塞进耳朵,而是悬挂在耳旁,提醒戴冠者不要轻易听信谗言,叫做&ldo;充耳不闻&rdo;。冠冕的前后两方,则要悬挂玉串,提醒戴冠者不要去看那些不该看的,叫做&ldo;视而不见&rdo;。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也就是&ldo;非礼勿视,非礼勿听&rdo;的意思。可惜后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两个词的意思也就全变了,没多少人知道它们和服饰还有什么关系。

看来,服饰这玩意儿,意思还不小。

因此我们很想知道,它究竟都有些什么意思。

正文第二章服饰三非凡意义1

共食与共衣

首先,衣服是最贴身的东西。

贴身又怎么样呢?最贴身的,往往也就是最亲密、最可靠、最放心和最有感情的。因为在中国人这里,&ldo;身&rdo;和&ldo;心&rdo;是一体化的(这一点我们下面还要说到),所以&ldo;贴身&rdo;往往也就&ldo;贴心&rdo;。比如&ldo;贴身侍卫&rdo;,便不但最为亲切可靠,而且简直就是&ldo;心腹&rdo;。大宅门里的小姐太太,也多半会有一两个这样的&ldo;贴身心腹&rdo;。她们不但会把小姐太太的日常生活打理得舒舒服服,必要时还要替小姐太太们管闲事,办外交,甚至吵架,比如凤姐身边的平儿,探春身边的侍书,都是。

贴身,是不可以等闲视之的。

那么,什么是最贴身的呢?人之中,最贴身的是母子,所以&ldo;世上只有妈妈好&rdo;。其次是夫妻,所以&ldo;一日夫妻百日恩&rdo;。物之中,最贴身的是衣服;衣之中,最贴身的是内衣。内衣,古人叫&ldo;衷&rdo;。它不但最为贴身,而且简直就是着衣者本人及其内心世界的代表,因此才有无动于衷、言不由衷、衷心感谢、互诉衷肠、道出衷情等说法,都是以衷衣代中心,以贴身代贴心。

衣既为人之最贴身者,自然也就往往被赋予情感的意义,或用来表现和传达情感,比如&ldo;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fèng,意恐迟迟归&rdo;;比如&ldo;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rdo;;比如&ldo;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rdo;;比如&ldo;想给边防军写封信,不拿纸笔拿起针&rdo;。中国古代的游子和战士,都喜欢穿母亲和妻子fèng的衣,纳的鞋。只有穿着这样的衣,身上才暖和;只有穿着这样的鞋,脚下才踏实。这样的衣服和鞋帽,当然不能轻易让给别人,就像老婆不能转让一样。即便那衣服是买来的,只要自己还穿在身上,也不能随便脱下来送人。尤其是内衣,倘若随随便便就脱下来送人,岂非轻率地&ldo;以身相许&rdo;?所以,尽管中国人喜欢聚在一起吃饭(共食),却不喜欢和别人换衣服穿(共衣),除非是战友或情人。

《诗秦风无衣》写的是战友之间的共衣。这首诗译成白话文就是:谁说我们没有衣穿?我和你共一件战袍!君王就要出兵了,整理好我们的长矛,我和你同一战壕!谁说我们没有衣穿?我和你共一件衣裳!君王就要出兵了,整好我们的刀枪,我和你同上战场!这实在是一种极重的情分。这种同袍共衣的感情,和同火共食是一样深刻的。军营里同火共食,出征时同袍共衣,上了阵就会同生共死,同心同德,同仇敌忾。因此我们不难体会,韩信说汉王&ldo;解衣衣我,推食食我&rdo;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写的则是情人之间的共衣。这一回写宝玉偷偷去看病危的晴雯,晴雯先是咬下指甲,递到宝玉手心里,然后&ldo;又回手挣扎着,连掀带脱,在被窝里,将贴身穿着的一件旧红绫小袄儿脱下,递给宝玉&rdo;。这两个动作,很明显的有&ldo;以身相许&rdo;的意思。&ldo;宝玉见她这般,已经会意,连忙解开外衣,将自己的袄儿褪下来,盖在她身上,却把这件穿了。&rdo;这意思自然也很明白。所以晴雯才说:&ldo;今日这一来,我就死了,也不枉担了虚名!&rdo;所谓&ldo;虚名&rdo;,即晴雯与宝玉有&ldo;私情&rdo;的指控。晴雯和宝玉虽然要好,却不曾像袭人那样,真的&ldo;贴身&rdo;过,所以是&ldo;虚名&rdo;。但如今,已用内衣为代表,相互&ldo;贴身&rdo;过了,所以不再&ldo;枉担&rdo;,也就死可瞑目。

看来,如果说&ldo;共食&rdo;者义同兄弟,那么&ldo;共衣&rdo;者则情近夫妻。的确,从身上脱下贴身内衣,带着体温,也带着体味,无论如何也都象征着穿衣人自己,若非极为亲密,岂能亲相授受。以中国人之内向,一般友人见面,不过鞠躬作揖,握手拥抱都不会,哪里还会&ldo;贴身&rdo;?能贴身者,无非夫妻、情人而已。即便夫妻,也要&ldo;举案齐眉,相敬如宾&rdo;,又岂能随意互换亵衣?看来。可共衷衣者,也就只有情人了。其实即便是外衣,有时也能代表那穿衣的人。许多民族都有这样的习俗:死者的衣物,如不殉葬,就要分给亲友,以为纪念。这正如祭祀的食品最终要被吃掉一样,并非为了节约,而因为这些衣物中,残留着逝者的信息,睹其物如见其人,衣其衣如近其身。元稹悼念亡妻的诗云:&ldo;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rdo;,表达的便正是这种情感。

于是,衣服就不简单地只是衣服了。它不仅具有物质的意义,也具有精神的意义。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心灵。

身与心

衣是身的代表,身则是一个人中国和心灵的总代表。

身的含义很多。首先是指身体。不过这&ldo;身体&rdo;,有时包括脑袋,有时不包括(比如&ldo;身首异处&rdo;),甚至只算中问部分,也叫&ldo;躯&rdo;。但它的本义,却是&ldo;身孕&rdo;,‐‐胎。它的字形,无论甲骨文、金文、篆文,都是像一个人怀胎之形。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说一个女人怀了孕是&ldo;有了身子&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