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800字 > 第110章(第1页)

第110章(第1页)

早期的中国产业工人,不仅是受着资本主义剥削的雇佣劳动者,而且直接身受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外国资本家称中国工人为&ldo;苦力&rdo;,以极低的工资,在极恶劣的工作条件下驱使中国工人从事劳动。担任&ldo;监工&rdo;的洋人实际上是手执皮鞭的奴隶主。外国资本家还利用封建的把头制来奴役中国工人。清朝政府的官办企业对于工人也实行超经济的残酷剥削,并直接使用暴力压迫和统治工人。例如官办的开平煤矿,李鸿章批准有权设立刑具,对工人判刑1。

第一代的中国产业工人用事实证明,中国劳动人民凭着勤劳和智慧,只要接触到新式的机器,就能够很快地学会掌握它。这一点,即使是抱着种族偏见的西方人也不能不承认。英国人的一家在中国办的刊物这样叙述江南制造局的工人说:&ldo;在早期,当这年轻的兵工厂主要从事制造小型军用品的时候,外国监工们看着那些中国工人工作的迅速和灵巧,十分敬佩和惊叹。这些工人比街头乞丐好不了很多,获得了一点使用机器的知识,但他们显然具有控制和使用机器工具的天赋能力。&rdo;2那些办工业的洋务官僚们虽然总是以为离开了洋人就办不了事,而被聘用的外国技师也不愿尽心竭力地教中国工人,但事实上,中国工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习就能独立地进行工作。福州船政局在光绪五年(1879年)在没有洋匠的情况下制造了铁胁船,当时的督办船政大臣奏报说:&ot;洋匠撤后,华工年来改制铁胁,造法虽殊,而工料之坚则与从前无异&ot;,&ot;所有铁胁、铁梁、铁牵、铁龙骨、斗鲸及所配轮机,均系华工按图仿造。&ot;1官办的工厂之所以成效不好,不是由于工人们无能,而是由于封建官僚的腐朽的管理制度。

外国资本在中国办的企业,清朝官办的企业,以及初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企业,几乎都是设立在几个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因此形成了初期的中国产业工人总数虽不大,但在地区上高度集中的状况。据估计,1894年除矿工以外的全国产业工人总数中的百分之八十,集中在上海、汉口、广州、天津这四个城市,而上海就占了百分之四十七。又由于中国的近代机器工业一般不是从手工业作坊发展起来,而是由力量雄厚的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创办的,所以又形成了中国产业工人一开始就集中在较大的企业中的情形。据估计,在1894年雇佣工人五百名以上的企业(包括工厂、矿山)约有四十个,他们所雇佣的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2。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中,近十万的产业工人当然是很小的数日。但是由于他们学会使用机器,成为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者,由于他们一开始就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因而他们同极端分散的、从事手工操作的其他城乡劳动群众相比较,具有很大的先进性。他们中潜藏着的政治能量比他们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大得多。

八十年代,新生的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写下了他们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的纪录。例如在开平矿务局(它是个封建统治势力严格控制的企业),煤矿工人曾为要求提高工资而罢工,又曾为反对外国技师的欺压而进行斗争。在江南制造局,也曾发生工人反对延长工作时间的罢工斗争。香港工人阶级很早就有同外国侵略者斗争的突出表现,咸丰八年(1858年),香港的市政工人和运输工人二万多人举行罢工,他们中许多人回到广州,参加反对英法联军侵占广州城的斗争。光绪十年(1884年)的中法战争期间,香港工人阶级举行大规模的罢工,针对以香港作为其军事补给站的法国侵略者,进行了有力的斗争。

中国的第一代的工人阶级,如同在以后的年代里不断地增加到它的队伍里来的新的成份一样,多半是出身于破产的农民。毛泽东指出,中国无产阶级所具有的特出的优点之一就是他们&ldo;和广大的农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便利于他们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rdo;1

但是新生的无产阶级不是立即就能成为一个自觉的阶级的。早期的工人阶级不但带有小生产者出身的痕迹,而且还受着手工业行会和地方帮派这些封建组织的严重影响。行会和帮派的组织使工人群众的眼光限制在局部的暂时的利益上,不利于工人阶级的团结和他们的觉悟的提高。在这里所说的三十年间以及在这以后的二十多年间,新生的无产阶级还处于从自在的阶级逐步地进而为自觉的阶级的过程中。只是到了1919年以后,中国无产阶级才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而走上革命的舞台,并在本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

--------------------------------------------------------------------------------

1

2《咸丰夷务》卷七十一,页18、19。

1《李文忠公朋僚函稿》卷五,页34。

2《同治夷务》卷九十八,页19、20。

1《李文忠公奏稿》卷二十四,页1o、11。

1见《李文忠公奏稿》卷九,页32。

1见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页276、282。

2《左文襄公文集?奏稿》卷二十,页64。

3《洋务运动资料》第五册,页247。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