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南京政府所希望得到而没有得到的各国承认,袁世凯的政府得到了。1913年5月2日,美国首先宣布承认中华民国。到了这一年10月6日,国会正式选出袁世凯为大总统的时候,其他列强也宣布承认。他们不愿意承认孙中山的中华民国而只愿意承认袁世凯的中华民国,用意是很明显的。
俄国、日本、英国在承认袁世凯政府时,都附有意在分裂中国领土、加强他们对中国的侵略势力的条件。
利用辛亥革命的形势,沙皇俄国嗾使外蒙古的封建领主脱离中国宣告独立。1912年到1913年间,俄国政府同外蒙古擅自订立了一系列的条约,实际上使外蒙古完全落到俄国控制下。对于这种公然分裂中国的行动,袁世凯政府不得不提出抗议。俄国政府拒绝废除它同外蒙古订立的条约。它虽然表示承认外蒙古是中国完整领土的一部分,但要求袁世凯承认外蒙古&ot;自治&ot;。这实际上是俄国承认袁世凯政府的交换条件。
日本利用时机和俄国协力共同加强它们在东北三省的地位,并且和俄国划分在内外蒙古的势力范围。1912年7月日俄密约中规定日本在内蒙古的东部有特殊利益。1913年10月初,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ot;满蒙五条铁路的修筑权&ot;的要求,这五条铁路中有三条铁路都是以伸展势力到内蒙古东部为目的。袁世凯政府为了取得日本的承认,立即接受了这个要求。
英国在辛亥革命时,正在阴谋控制中国的西藏。1912年8月间,英国公使朱尔典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实际上是使西藏逐步从中国分裂出去的要求,并且说,中英间应为此订立协定,&ot;然后英国始能承认中华民国政府&ot;1。袁世凯政府既不敢公开放弃对西藏的主权,又不敢得罪英国,对这问题只能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2。
袁世凯在1913年10月10日就任正式大总统时所发宣言书中说:&ot;迩来各国对我政策,皆主和平中正,遇事诸多赞助。固征世界之文明,尤感友邦之睦谊。凡我国民务当深明此义,以开诚布公巩固邦交为重。本大总统声明,所有前清政府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各外国政府所订条约、协约、公约,必应恪守;及前政府与外国公司人民所订之正当契约,亦当恪守;又各国人民在中国按国际契约及国内法律并各项成案成例已享之权利并特权豁免各事,亦切实承认,以联交谊而保和平。&ot;3
袁世凯以这种姿态表明了他的&ldo;民国政府&rdo;是清朝政府的卖国传统的继承者,帝国主义列强是可以完全放心的。
应该指出,在辛亥革命时,帝国主义列强不要孙中山而要袁世凯,这点是值得资产阶级革命派引为骄傲的。虽然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能力使中国获得真正的独立,因而和世界各国平等相处,虽然他们对帝国主义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归根到底,他们所想使中国走的路是和帝国主义者愿望相反的。
辛亥革命是失败了。虽然皇帝换成了大总统,中国却仍然是在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通过辛亥革命这一场剧烈的阵痛,没有能产生预期的独立和民主,但是这场阵痛并不是白白地度过了的。把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制推翻,在中国的国土上树起民主共和国的旗帜,这不是一件小事情。从此以后,任何违反民主的潮流,要在中国恢复帝制和建立独裁统治的人和政治集团,都不能不遭到人民的反对而归于失败。
辛亥革命,如同毛泽东所指出的,是&ldo;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rdo;&ldo;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rdo;的革命1。太平天国、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都含有反对外国侵略者、反对封建势力的意义,但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确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
辛亥革命的失败是由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领导者具有他们自己克服不了的弱点的原故,是由于中国广大下层群众‐‐主要是农民的革命力量得不到正确和坚强的领导,没有能充分发挥出来的原故。人民,首先是人民中的先进分子,从失败中受到了教育。辛亥革命的失败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阶段,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展开。
--------------------------------------------------------------------------------
1《总理全集》,文电页18-19。亦见《辛亥革命资料》第八册,页22-23。
1郭孝成:《中国革命纪事本末》第三编,页78。
2李剑农:《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太平洋书店1930年版,页240。
1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页101。
2后来在1913年10月-1914年6月,袁世凯政府派人同英国在印度的西姆拉举行关于西藏问题的会议,但没有达成协议。
3《袁大总统书牍汇编》,新中国图书局1914年版,页8。
1《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页660。
第五编: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
小说书名:【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小说作者:胡绳 发布时间:2005-6-1022:37:20
--------------------------------------------------------------------------------
第五编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