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南司令拒绝了沙龙的建议,他重申了刚才的&ldo;返回塔萨&rdo;的命令。戈南司令担心在埃军转入攻势的情况下,以军能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埃军第2集团军正面的兵力如下表所示;
233234235页表:埃以两军兵力对比表(1973年10月8日)
注;埃军第2集团军栏的数字表示已渡过运河到达东岸(坎塔腊‐‐菲尔丹)的兵力数字。
沙龙性格刚强。与沙龙适成对照的是,戈南性格软弱。
10月8日,南部军区的反击失败了。其原因是很多的,但主要是:以军未作充分准备便急急忙忙对部署有各种兵力的桥头阵地发动了进攻,以军南部军区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急于进行战斗,结果被各个击破;以军对部队的运用违反了集中、明确和节约兵力的作战原则,司令与师长之间在感情上产生了对立;以空军把作战重点放在戈兰战线上,而西奈战线的空军兵力薄弱,以军同埃军第2集团军正面的兵力对此相差悬殊。
五、西奈战线处于胶着状态(10月9日-13日)
10月9日,埃军到达运河东岸的兵力,第2集团军有9万人,坦克800辆。桥头阵地纵深达7-9公里,最深处达15公里。在运河西岸,还有900辆坦克待机渡河。
10月9日的战况是,埃军第19步兵师发起进攻,
占领了陶菲克港的155毫米榴炮阵地(6门)。以军在撤退之前,破坏了榴炮。在埃军第3集团军的当面,
戈南南部军区司令已无法直接指挥部队。包括沙姆沙伊赫在内的西奈南部地区的作战,均被置于加维什少将的指挥之
下。运河南端的库艾支撑点的指挥官及部下37人,抵抗到最后,终于在10月13日投降。
第2集团军当面的西奈北部战线,
9日以后开始处于胶着状态。阿丹师的坦克减少到123辆,在25公里的正面上,以2个旅为第一线,以1个旅为预备队,与埃军桥头阵地对峙。沙龙师正面的战况也平静下来。沙龙内心深处有个计划,就是准备实施渡河进攻作战。10月9日,沙龙向大苦湖北面的德维斯瓦附近派出1个侦察队,并命令该侦察队留在当地,同时立即请求戈南司令批准他从德维斯瓦附近渡过运河。戈南司令拒绝了沙龙的要求,命令他立即撤回侦察队。在这种情况下,沙龙给特拉维夫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德夫&iddot;西恩准将打了电话;&ldo;我的脚已经伸进大苦湖里,请你把这个情况转告总参谋长或国防部长,批准我实施渡河作战。&rdo;总参谋部参谋人员研究了沙龙的意见,但结果同意戈南司令的处置,命令沙龙将侦祭队撤回。
戈南司令得知沙龙师长违抗他的命令并且越级请求总参谋长批准渡河作战情况之后,怒火中烧。他请求上级撤去沙龙的职务。但埃拉扎尔总参谋长予以拒绝。其理由有两条:在过去的两次战争中,沙龙战功卓著,是一位积极、果敢的指挥官;现在,他已涉足政界,正在为下届大选积极活动,撤销他的职务是不适当的。另外,沙龙师长是国防部长达扬的密友,虽然他们两人加入的政党不同,但军事和政治观点却极其相似。国防部长达扬要求总参谋长解除戈南的司令职务,任命沙龙少将接替。对此,戈南少将不服,他反驳说:&ldo;违抗命令的师长得到提升,而他的上级司令却被罢免,这种作法太可笑了。&rdo;其实当时总参谋长已经内定副总参谋长
[1
原文如此。实际上是下文所说的&ldo;总参谋长特别助理&rdo;。该项职务具有副总参谋长的权限。‐‐译者]哈伊姆&iddot;巴列夫任南部军区司令,如今见到这种情况,这个念头只好作罢。最后,沙龙和巴列夫两位将军的职务都未变动,而副总参谋长巴列夫担任了总部驻南部军区的总参谋长特别助理,实际上是履行司令的职责。于是,这场风波平息下来。然而,戈南司令说:&ldo;即使副总参谋长巴列夫也无法控制沙龙师长。&rdo;
六、研究渡河进攻作战
10月9日以后,南部军区司令部最关心的问题是何时从何地实施渡河进攻作战。沙龙师长希望把渡河点选在当初自己分担的任务正面德维斯瓦附近地段。而阿丹师长希望从埃军第2师与第18师的结合部菲尔丹北侧实施渡河作战。由于巴列夫副总参谋长、戈南司令和曼德勒师长主张把渡河点选在德维斯瓦附近,所以南部军区司令部的意图也终于确定下来。但是,沙龙师长却又突然反对起南部军区司令部的把渡河点选在德维斯瓦附近的决定来,强烈要求在渡河作战中自己掌握主动权。沙龙反对的表面理由是,这种胶着状态的战线对以色列不利,以色列即使将渡河作战导致成功,在此之前,也会屈服于联合国的停战决议的压力。因此,沙龙提出了新的方案:必须打一场速决战,无需渡河,从埃军第3集团军北翼开始向南扫荡埃军。10月11日,巴列夫副总参谋长召集沙龙师长和该师的三位旅长在库赛马的南部军区司令部开会,研究沙龙的新作战计划。在会上,分析了敌情‐‐这是歼灭埃军第3集团军作战的前提。沙龙师长对埃军桥头阵地的防御能力作了过低的估计,三位旅长不同意他的分析。对联合国要求停战的动向,除沙龙外,与会者一致认为,事态的发展对以色列不利,联合国的停战要求将在埃军即将失败的时候起到强有力的作用。在会上,沙龙师长的作战方案终于被否决,沙龙和巴列夫的感情严重对立起来。第二天即12日,副总参谋长巴列夫请求总参谋长撤掉沙龙师长的职务,在以后的10天中,又两次重复了这个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