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认为高原被撞死后抛尸于某处的可能性极大。为了慎重起见,他们又扩大了搜索范围,并向全国发出了搜査令,但仍一无所获。
由于资料不完全,所以警方无法公开这个事件,不过那名名古屋的饭店的服务员在东京有当记者的朋友。
服务员无意中对一辆汽车产生了怀疑,使得警方格外注意,多次调査事件中逐渐发现了一起重大案件。
他这样对那名晚报的记者朋友讲。
‐‐卷走投资人资金的犯罪嫌疑人开车撞死一名行人,而后将尸体遗弃山中。从一只装咖啡的塑料袋引出事件真相‐‐
这样的文字在这名记者的脑海中不时闪耀着。
&ldo;这可是个有趣的记事。&rdo;
记者的直觉使他无比兴奋。由于凶手和死者下落不明,这个事件更加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如果写成惊险记事,说不定会成为颇有轰动效应的独家新闻。
原本这家晚报常常刊登一些过时和被人&ldo;炒&rdo;过的社会&ldo;新&rdo;闻,而不受市民的欢迎,也受到同行的嘲笑,一旦刊出这篇记事,形成自己的风格,读者的数量肯定激增。
也就是说一旦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进行独家的跟踪报道,必然出现通勤者人手一份的局面。
于是这名急于成名的记者便投入到挖掘深层的报道中来。
‐‐丈夫消失到了什么地方?哭泣的年轻妻子伫立在黑暗的铁路岔口。一亿违法集资的犯罪嫌疑人谜一样肇事后消失‐‐
数月后头版头条的这条记事,使三枝孝夫受到了震惊。
自从他的父母因受隅谷的违法集资陷入困境自杀以来,他一直独自苦苦地寻找消失匿迹了的隅谷的下落。
不过,说是在找,但也绝不可能做到像警方那样内行地去搜査。他只是在隅谷可能去的地方的周边査找,有了线索再追寻下去。
但是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警方也不允许他再这样査下去。
而且就算是找到了隅谷,他也不知道应当如何处置他。他的父母因为隅谷而死,恨不得千刀万剐了他。不过仅此而已。
平日里他像没事人儿一样。幸亏他当了多年的船员,一个人寂寞惯了。
由于双亲被逼而死使他的热血沸腾了。他疯了般地四处打探隅谷的下落。
这种盲目的寻査过程,使他不断受到挫折。后来再也没有什么线索了。心中的怒怨无处发泄,他像一只困兽一样待在房间里焦急地踱来跛去,无聊时就翻翻晚报来打发时间解愁。也就是这个时候,三枝的眼睛一亮。
这么长的时间他已养成了习愤:一旦看到&ldo;隅谷博久&rdo;几个字就会产生反应。哪怕是一点点的记事或消息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但是这次引起他注意的不是记事内容,而是一名男子的照片。
&ldo;不,不是隅谷这家伙!&rdo;
三枝又把报纸向远处稍稍移动了一下仔细看了看。猛一看像隅谷,但却是别人。由于面部的光线作用,看上去某些部位极像隅谷,但这个男人的眼睛和嘴角与隅谷相去甚远。
&ldo;这个男人一定是被隅谷轧死后抛尸的受害人高原吧。&rdo;
三枝意识到由于仇恨而使自己的眼睛常常看走了眼,于是又重新看了看这个男人的照片。这个男人有一副运动员的精神气质,显示出坚强的意志;年龄也比自己大一些,但表情却充满了青春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