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彦点了点头,他端起伏特加来,连续喝了两口,大约是因为这种鱼子酱真的太咸了,并不适合单独品尝。
小甲有些困惑去问身边的姜危桥:“哥,唐总见多识广吃过不少好东西,舌头刁钻能尝出不同的食材……这种味觉足以匹敌好的厨师了。真的太厉害了,怎么没直接去学厨艺?”
姜危桥笑了,低声道:“因为他的厨艺就比我好那么一点点,有些人的天赋点,点的方向不同。”
“哦……”小甲点点头。
第三和第四碟鱼子酱一起端了上来,
分别是里海地区的达氏鳇鱼子酱和国产的施氏鲟鱼子酱。他们这两种作为国产与进口的中档鱼子酱,在色泽,甚至口感上都有一定的迷惑性。
可是唐彦只略慢了一秒,就分别说出了两种鱼子酱的特征和品种,报价上更是精准。
如果说第一次第二次还是巧合和运气。
那么第三第四次呢?从口感、到品种、到产地、到鱼龄和市场价格……都正确。
这可能吗?
孟沉可以做到没错,那么唐彦可能做到吗?
人群中连议论声也没有了。
他们屏住呼吸,看向孟沉,直到听到孟沉说出“正确”两个字,才松了口气,甚至隐隐有了兴奋和期待感。
这一点,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察觉。
第五碟与之前的俄罗斯鲟鱼子酱色泽上略有相似,都是呈现出金色系,不同是它更暗一些,像是亚麻籽油的颜色,又清澈,鱼卵颗粒更密集。
唐彦没有迟疑,略品尝了一下已经开口道:“品种是国产的海博瑞鲟,取卵年龄9-10年。入口细密有爆破感觉,油脂感较足,盐分不到35,很新鲜,口感足够媲美国际上绝大部分高端鱼子酱。时间上……应该是上周运来的那批。我看过进货单,单价是200元人民币一克。”
“难怪你对定价熟悉。所以你看过进货单?”孟沉虽然正面给出回答是否正确的答复,可是这样的态度,已经说明一切。
唐彦思索了一下,回答:“比起其他财务账面一塌糊涂,迷踪的采购记录一直做得很好,电子录入文档很成体系,我大概从2013年迷踪开业第三个月,您成为采办后的记录就一直看着过来了。日、周、月、季、年……与实体票据都可以一一对应。这节省了我不少时间。”
“花了多久时间。”
“十三天多一点。”唐彦说,“不是对您负责的采购选品有什么意见,只是觉得作为迷踪的老板,如果连食材的价格都搞不清楚,根本不称职。”
孟沉的表情松弛了一些,赞许地点点头:“是好事。难怪你对定价这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