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此项贿赂仍为中俄密约谈判时所允而未付者。
英日同盟既成,俄国以国际情势不利,不得不重行考虑对华态度。一九〇二年四月八日,&ot;中俄交收东北条约&ot;签字,俄允恢复中国在东北的权力,如不再有变乱,他国亦无牵制,俄军将于十八个月内分三期撤离。其实这是缓兵之计,不仅无履行之意,且准备兼有朝鲜。德国为了欧洲问题,是年八月,威廉二世与尼古拉二世会晤,纵论所谓黄祸,及共同对付英、日问题,力劝俄国东进,愿为巩固后方,对于俄国是有力的鼓励。第一期撤兵之时,仅将奉天辽河以西俄军退集南满铁路附近。第二期根本不理,反于一九〇三年四月对中国提出新的要求。日、英劝中国勿允,同时向俄抗议。美国为使东北开放,继之而起。美总统罗斯福(theodoreroosevelt)尤恶俄人,宁愿中、韩依附日本,决不许俄人得逞。戚廉二世再劝沙皇,不可后退。七月,日本桂太郎组阁,径行与俄谈判,谓朝鲜为日本防护线的紧要前哨,俄国须承认日本在朝鲜的优越利益,日本亦承认俄国在满洲的特殊利益,但不得妨碍日本及他国的权利,并不得干涉朝鲜之事。俄国态度强硬,设置远东总督府,主张缓进的财政大臣威特去职。威廉二世致书尼古拉二世,谓朝鲜、满洲应均属于俄国。日、俄交涉四个月,一无所成。
日本久拟与俄一决胜负。英日同盟成立,自认已有把握。日、俄交涉破裂在即之时,罗斯福总统对俄猛烈抨击,并知照德、法,倘再助俄对日,美即以一切方法助日。日本遂决定于西伯利亚铁路完成以前,对俄一击。一九〇四年二月十日实行宣战。中俄同盟本为对日,但七年来中国的怨愤所集,已非日本而为俄国。虽为时势所限,不能公开有所表示,且明知日本非为中国而战,而同情则在日本。二月十二日,宣布划辽河以东为战区,这是无可奈何之事。日、俄之战既不在日本,亦不在俄国,而系以中国领土供厮杀。
日本的战略仍为战而后宣。二月八日,日海军突袭旅顺,翌日又捷于仁川,然后控制朝鲜,封锁旅顺港口。五月,日陆军一支西渡鸭绿江,一支登陆辽东半岛。至十月,两败俄军于辽阳及其以北的沙河。一九〇五年一月,攻下旅顺,三月,占领沈阳,陆战结束。五月,日海军名将东乡平八郎歼灭欧洲东来的俄国舰队于对马海峡,结束了全部战争。
日本的胜利,固由于存亡所关,举国一致,不惜任何牺牲,而英国海军对东来俄舰的牵制,美国财力对日的援助,与两国在外交上对日的支持,所关最巨。东北民间的&ot;正义军&ot;(乡团与胡匪)之袭击俄军后方,破坏交通,亦有影响。俄国战败,日亦力竭,经罗斯福总统调停,两国在美国朴茨茅斯(portsouth)谈判。一九〇五年九月五日,和约签字,俄国承认朝鲜归日本保护,旅顺、大连、南满铁路及库页岛南部,让予日本,两国于满洲各自留兵保护铁路。
朴茨茅斯条约,并未能使日本满足,然无法使俄多作让步,因有&ot;日本战胜之报酬,不必径取之于俄&ot;的决策。朝鲜虽归日有,日本得陇望蜀,又想重温马关条约的旧梦,伸足东北。一九〇五年十一月中、日在北京会议东三省善后,日本除要求追认其继承俄国让与的有关东北权利外,并将范围大加扩大。经过一个多月的争论,十二月二十二日订立一&ot;东三省善后事宜条约&ot;。正约为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的所有权利,悉归日本,附约所含事项包括东北增开商埠十六处,日本援俄国之例留兵护路,继续经营所筑安东至奉天(沈阳)铁路,并予改良。另有存记于会议节录的事项,包括中国未收回东省铁路前,不于南满铁路附近,修筑并行干路及支路,中国如建造吉林至长春铁路,应向日本贷款半数,护路日军不得越出铁路界限。翌年,日本置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主管铁路业务及煤矿、制铁、电气、航运、港湾、教育、学术等业务,为侵略东北的经济机关;又设关东都督府,统治旅顺、大连,警护铁路,监督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为侵略东北的军政机关。
日本战胜不久,即多方部署,首与英国续盟,英承认日本对朝鲜有权采必要措施,美国亦同意其在朝鲜的宗主权。一九〇七年的日法协定,订明确保两国所统治、保护或占领土地接壤之中国地域内之秩序和平,维持两国在亚洲大陆之地位,则直接涉及东北。同年,日、俄化敌为友,订立第一次协定及密约,划分南满北满为两国势力范围,日承认俄在外蒙古的特殊利益,俄承认日与朝鲜的政治关系。从此日、俄携手,摈绝第三者于东北之外。
二、日美对抗与东北开放的失败
清初定东北为封禁区,不许人民出关。然久已虚有其名,不惟常有遣戍人犯,商贩、工匠、冀鲁流民前往谋生者尤众,市街村镇,相继而兴,垦户散布各地。十九世纪中期,以俄患日急,黄河下游多灾,移民实边与就食已成要图,因订吉林、黑龙江两省放荒章程,招来垦民,开设郡县。中、日及日、俄战后,经营益力,对内封禁完全解除,铁路的兴起与关内的饥馑,加速促成流民的东去,人口由数百万增至千余万;对外筹议开埠通商,举办实业。东三省官制与关内不同,置将军管理,仅奉天有专理民政的府尹。一九〇六年,为改进三省政治,应付新的时势,派尚书载振、徐世昌前往考察,迭命三省将军整饬吏治,广开利源。一九〇七年四月,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三省分设巡抚,以徐世昌为总督,唐绍仪为奉天巡抚。徐、唐与袁世凯关系至深,以期关内外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