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民国那些人和事 > 第21章(第1页)

第21章(第1页)

作为报人,他有着被新闻史家方汉奇称为&ldo;在旧中国新闻界并世无两&rdo;的经历。1919年,他曾以记者身份,前住欧洲采访巴黎和会,不仅是到会的惟一中国记者,也标志着中国记者采访重大国际事件之始。1945年4月,联合国成立大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他以中国新闻界代表和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之身份,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会,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邵飘萍:昔日《京报》,旧时报人(1)

邵飘萍(1886-1926)浙江东阳人,名振青,字飘萍,著名记者,《京报》创始人。

谭嗣同刑前高歌:&ldo;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rdo;。中国近代政坛的笑声,恐怕无出其右者。那是1898年。28年后,某个晨曦将露的夜里,北京天桥刑场,中国新闻界最豪气干云的笑声,在枪声之前爆发。

人:邵飘萍;报:《京报》。

临刑前,邵飘萍向监刑官拱手说:&ldo;诸位免送!&rdo;然后仰天大笑数声,从容就义;或曰,监刑官&ldo;令邵氏跪地,邵氏初不肯跪,并昂首向天哈哈狂笑两三声,旋被二兵按于地……&rdo;;或曰,他临刑前只是微微一笑,意态平静。

罪名很&ldo;干脆&rdo;:&ldo;京报社长邵振青,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罪大恶极,实无可恕,着即执行枪决。&rdo;实则,邵飘萍反对奉系军阀,在《京报》上讽刺张作霖&ldo;一世之枭亲离众叛&rdo;、张学良&ldo;忠孝两难&rdo;,且退回张作霖的30万元&ldo;封口费&rdo;,自言&ldo;张作霖出30万元买我,这种钱我不要,枪毙我也不要!&rdo;

邵飘萍自有他笑傲王侯的资本:即使以今天的新闻从业标准来看,他也代表着记者最高的职业水准。

在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之一《实际应用新闻学》中,邵飘萍主张记者&ldo;其脑筋无时休息,其耳目随处警备,网罗世间一切事物而待其变&rdo;。1917年3月,中德两国断绝外交关系的决定正式公布之前,他就实践了这一主张。

那日,邵飘萍在国务院偶然听到院仆打电话通知美国公使,说总理段祺瑞下午将前往美国使馆访晤。这个电话立即触动了他的新闻神经,使他联想起时值美德断交,美国一定会拉拢中国,因而此时段祺瑞的会晤,很有可能会涉及中德关系。于是他抢先来到美国使馆,单刀直入向一位参赞询问双方会见的目的和内容,参赞大惊,他趁势表示自己并非局外人,只是想证实一下已经得到的消息。如此虚虚实实一番,他居然打探到了美国政府对自家使馆的有关指示。随后他赶回国务院,向段祺瑞表示自己已经知道了内情,现在希望了解中德断交的确切日期。最后,他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这条独家的内幕新闻。

著名报人张季鸾评价:&ldo;飘萍每遇内政外交之大事,感觉最早,而采访必工。北京大官本恶见新闻记者,飘萍独能使之不得不见,见且不得不谈,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其有干时忌者,或婉曲披露,或直言攻讦,官僚无如之何也。&rdo;

1916年,上海《申报》社长史量才聘请邵飘萍为驻京特派记者,使他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享有&ldo;特派&rdo;称号的记者。两年后,他自创《京报》,在创刊词《本报因何而出世乎》中,明确提出了这样的办报宗旨:&ldo;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之所作为也。&rdo;

政府如何听命于民意?当年,邵飘萍曾奋力突破新闻的一个禁区,将内阁会议内容公布于众。官方欲加阻止,但在邵飘萍的力争下,阁议秘密终于公开,成为他所创办的中国第一家通讯社‐‐‐&ldo;北京新闻编译社&rdo;每周二、四、六的固定消息。

一次,他在北京饭店宴请全体阁员、总统府和国务院秘书长。觥筹交错间,这些要员趁着酒意正酣泄露了不少机密信息。邵飘萍事先已在隔壁房间安排了人,备好电报纸,又让两辆自行车在门外等候,消息随写随发。宴会还未结束,消息已到达上海。两天后,在京阁员见到《申报》上的报道,方才大惊失色。

按照邵飘萍的要求,记者应当时刻生活在角色中,闲谈时,众人皆&ldo;醉&rdo;,惟我独醒,&ldo;新闻脑&rdo;始终紧张活动;一旦提笔行文,则又&ldo;状若木鸡,静穆如处子&rdo;,倾注整个身心。

为勉励同人,邵飘萍取明朝因反对奸臣严嵩而被杀的杨椒山的诗句&ldo;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rdo;,大书&ldo;铁肩辣手&rdo;四字,悬于京报报社墙上。

血色1926年:&ldo;三&iddot;一八&rdo;惨案,爱国学生被屠;38天后,邵飘萍被屠;此后不到百日,《社会日报》主笔、著名记者林白水被屠。

邵飘萍:昔日《京报》,旧时报人(2)

后人说,&ldo;萍水相逢&rdo;四字,当得起中国记者最光荣的注释。

真名士自风流

王瑶:魏晋风度(1)

王瑶(1914-1989)字昭琛,山西平遥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长期任教于北京大学,在中古文学和现代文学领域皆开学界之风气。

2004年12月23日,&ldo;纪念王瑶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座谈会&rdo;在北京大学召开。会上先放了一段当年王瑶在香港接受后学访谈的录音。录音效果不好,加之王瑶浓重的山西口音,使与会者们,或拿着事先整理出来的文稿仔细对照,或半扬着头仔细倾听,不时若有所思地微微点头。几位老先生,还偶尔侧身交流数语,相对会心一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