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已经有很多圆润的石,却只有陆隐这样一口愿意替他出鞘的刀。
同僚劝不动他,只好连连叹息,陆隐却依然我行我素,完全不考虑那些为他捏一把冷汗的心里素质受不受得了。
那一年,在陆隐的极力推动下,新政终于推行。
当那些翰林阁老日后回想起那段争取推行新政时那些鹤唳风声的日子,想起半步不让的陆隐,总是又气又叹,然后用这样的话语来形容陆隐‐‐
&ldo;我一生都没有见过像陆隐这样固执的人,并且为此付出了一生。&rdo;
第28章陆相番外&iddot;兰台此去无觅处(下)
◇◆◇
明徽帝和陆隐相对二十年,共同实行新政十年,意见不统一是时常的事,三天两头便是一阵大吵。日后回想起来,明徽帝也不能想象自己是忍受得了陆隐的脾气的。
陆隐的脾气又臭又硬,即使面对帝王,也是一颗冥顽不化的顽石。
陆隐的脾气和其他人不同,他不会正面顶撞任何人,永远是温和谦恭的模样,可是他不认可的事,便慢悠悠说,&ldo;可臣不会做。&rdo;
他的语调永远温和,如同春风化雨,可他不会做的事,即使是口头,也不会有半分改口。
明徽帝常常被他气得跳脚,&ldo;你是不是想气死朕?&rdo;
陆隐摇摇头,眼神极亮,&ldo;可臣,是陆隐。&rdo;
‐‐可臣,是陆隐。
陆隐仰着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他的帝王,冥冥中知道,如果他退让了,就会退让一辈子。
后来,废除胡荻奴制度以陆隐的坚持而得以实施,那时那对君臣都不知道,这是陆隐命运走向悲剧的起始。
只是明徽帝却在心里下来定论‐‐陆隐实在是一个脾气很糟糕的人。
可是陆隐身边的人,他的同僚,他的挚友,他的学生,却都说陆隐私底下的脾气还不错,他便有些分不清,他记忆里的那个陆隐是否只是因为记忆偏差夸大了。
◇◆◇
变法实行的第三年,北方番王起兵造反,打得是&ldo;清君侧,兴王权&rdo;的旗号,矛头直指陆相,醉翁之意却是在于新政触了他们的逆鳞。
明徽帝第一次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第一次意识到把陆隐放在风头浪尖有多可怕,那很可能会要了陆隐的命。
陆隐任性地把他的命悬在他的千秋社稷上,他却任由他胡闹,甚至不能出面去替他挡一挡那向他射来的箭。
是年,明徽帝被迫废除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