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社交恐怖分子赶着天亮之前满载而归,留守的赵家昊和周影已经把他们的暂住地收拾出来了。
几人一进门,赵家昊和周影就用钉在洞口暂时充当大门的棉被把洞口堵死了,力求尽量久一点地保住山洞内现在的温度,以及隔绝外界炽烈的阳光。
江暮云等人的耐热耐寒程度都已经被锻炼出来了,这会儿直接在山洞最里面席地而坐,靠着冰冰凉凉的山壁,只觉得一路赶回来的燥热都散去了不少。
“现说说我们打听到的情况吧。”
山洞里亮着昏暗的小灯,江暮云在几人中间把他们带来的物资清单铺开。
据他们几人今晚打听到的消息,当初南市这边暴雨火海的时候,其他地区也在差不多的时间发生了不同的灾难,导致各地秩序崩塌。
当初有些地方是因为大地震,有的地方是因为超级海啸。
运气好一些的是超强飓风连带着龙卷风加雷暴,幸存者和幸存物资都挺丰富。
倒霉一点的碰上死火山喷发,但凡岩浆所过之处什么物资都别想留下,倒是一些火山石和岩浆矿物会被当地的幸存者们加工利用对外售卖,换取一些生存物资。
后者看着惨得没边儿,前者的运气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好。
一个城市先刮完能把房顶都给掀了的超强飓风,再同时出现几十个超级单体龙卷风,同时还伴随着雷暴,想也知道那场景比当初的南市都更有末日气息。
还有更倒霉的地方当初和南市一样连下了几天暴雨。
但人家下的雨还叠了强酸雨的buff,下着下着直接爆发酸性山洪,不少人都是被酸性山洪和雨水活生生给融了的。
还有比当初江暮云等人经历过的要严重数倍的寒潮,人在家里好好的烤着火呢,没想到寒潮过境直接连火都给灭了,大活人一秒变冰雕,到死都未必能反应过来自己是怎么死的。
南市这边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物资,拿到因火山喷发而遭灾的地区就是至宝。
因寒潮而死伤惨重的地区,说不准现在还保有大量未变质的末世前的食物。
沿海城市确实被海啸坑得不轻,但人家可以自己蒸馏淡水、加工海盐,一些没毒的海产品也能捞上来售卖——前提是自己别被变异鱼给啃了。
这几年不少人手上的盐还没耗完,自然不会把主意打到海盐上。
等到多数人手上都没盐了的时候,别说加工过的海盐了,就是刚晒出来的粗海盐都会备受追捧。
没办法,盐湖都被接连的天灾给毁了,井盐和矿盐的开采多数地区都是有心无力,只有海盐来得最方便,成本也最低。
都这时候了,那些粗糙的海盐究竟健不健康也没人会去计较。
少量摄入粗海盐总比长时间没盐吃要健康吧。
还有西北地区那些的生命力顽强的油料作物,华北地区的煤矿,南方地区那些末世后更加诡异的丛林里的动物们,以及用它们的皮毛、油脂制作出的各种产品,在西郊中转站的交易区里都能见到。
唯一的缺点就是贵。
谁让这些东西都是倒了无数遍手才到南市来的呢。
想做长途生意,利润有多大,需要的成本和风险就有多高,一不小心就是连人带物资一起葬在半路上。
等到这些商队的资本和跑商经验都累积起来了,跑长途的行商才会变多。
至于现在?
大家还是更热衷于薄利多销,把商品快速脱手,而后就是一道道地转卖。
像江暮云碰到的那种从湘市来的商队,是属于极少数情况。
人家要不是本身就有北上的意愿,这会儿肯定不可能冒险远行。
同样的,楚不闻碰到的那群从北方来的商队也是一样。
也算是他们挑人搭话的时候下手精准,专找远道而来的商队,打探到的消息才会这么全面。
有了这些信息,他们在后续的物资交换中,也就知道和什么人要谈什么价了。
不过要开始物资交换也不是现在。
现在人多少都有点蹲傻子的心态,想着能不能找个不了解行情的捞一笔,所以谈价不大好谈。
等再过一段时间,大家都把情况摸得差不多了,蹲傻子的商队要么成功走人,要么等不起了的时候他们再去谈,肯定能拿到更好的价格。
反正他们在中转站有房,整个中转站内除了孟三和于连长之外,没人比他们更能等得起。
正好趁着这段时间,他们可以先把自家的安全系统给布置齐全。
江暮云决定第二天就去南山拜访一下于连长,并以中转站小股东的身份,对设计出了武器保管箱的那位技术大佬表示一下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