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耶雄嵩
1969年出生于三重县上野市,原名堀井良彦,京都大学工学部电气学科毕业,在学期间的1990年曾于&ot;小说现代&ot;增刊号发表短篇作品《西伯利亚急行向西》,同年再于&ot;苍鸦城&ot;(京大推研会杂志)发表中篇小说《ssiah》(ssiah=弥赛亚),这部作品更于1991年大幅改稿为长篇,并获得岛田庄司的推荐而易名为《有翼的闇-rcator鲇最后的事件》(rcator=麦卡托)于讲谈社发表,从而进军新本格作家行列。1992年,再发表比《有翼的闇》更具争议性的《夏与冬的奏呜曲》,此后的作品如1995年的《痾》及1997年的《鸦》也是非常前卫的推理长篇,另外,也有较为传统的本格作品如1996年的《恰巧的雨》。
麻耶雄嵩在《有翼的闇》中表现的主要创作理念,是要打破传统本格推理的核心,也便是全面的否定&ot;必须给读者一个公平、合乎理论性的解谜答案&ot;这个观点的,而他在《夏与冬的奏呜曲》中则更进一步,要从头彻尾的破坏固有的推理小说型式和规条,从而建立一套完全没有束缚、自由开放的崭新一代推理小说。由于这种对传统推理观念挑战的缘故,因此麻耶雄嵩一方面遭受保守派读者所猛烈批评,但另一方面却也为不少对传统推理早已厌倦的读者所接受及欢迎。
第一章 生日
&ldo;芳雄,生日快乐!&rdo;
房间的灯灭了,黑暗中隐约浮现出10根蜡烛。红的、黄的、蓝的、绿的,颜色一应俱全。宛如街市夜景一般美丽的光茫铺洒在生日蛋糕上。
七月十一日。今天是我的十岁生日。
&ldo;呼&rdo;地猛吹一口气,橙色的火焰剧烈地左右摇摆,然后一个接一个地熄灭了。那一根根蜡烛仿佛在发自内心地祝福我的生日。
其中只有最里面那根红色的蜡烛没有熄灭。完全不在乎我用尽全力吹出的气息,在生日蛋糕的那一头旺盛地燃烧着。
&ldo;还剩下一根啊。很不争气哦。&rdo;
坐在身旁的爸爸露出遗憾的笑容。漆黑的饭厅里回荡起&ldo;哈哈&rdo;的笑声,低沉而又响亮。
&ldo;说起来,去年也只剩下一根,怎么会这样呢?&rdo;
穿着围兜的妈妈火上浇油似地轻声念叨。在仅有的一根蜡烛的昏暗光线下,也能看见妈妈侧着纤细的头颈一脸困惑的神情。
可是,对这样的缺憾最感到困惑的人是我。
反正不会熄灭,就索性来个三四根不好么。那样也就死心了。但是只留下一根,不说可惜吧,好不容易迎来一次生日,却感觉年纪还没增长似的。
妈妈说的没错,去年也是最里面的那根。也是红色的蜡烛。因为很懊恼,所以还记得清清楚楚。妈妈可能忘了,前年也是一根红色的蜡烛。至于大前年,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感觉同样是一根红色的蜡烛留到了最后。说不定再往前的那些年也是如此。
生日那天总有一根红色蜡烛不会被吹灭,想必这就是我的命运。
很郁闷。
也许是爸爸妈妈都把我的生日搞错了,记早了一天。有时甚至会产生这种毫无由来的怀疑。其实还只有九岁,却要提前一天过十岁生日,所以就碰上了这样的倒霉事,不是么。
当然了,我完全不可能记得自己出生那天的事。记事的时候已经4岁了,记得那时还住在官舍,我在阳台上跌倒后哭了鼻子。更早的事,就算绞尽脑汁也什么都想不起来了。直到3岁还称呼妈妈&ldo;妈妈大人&rdo;;不知为什么对一百元的廉价打火机颇有兴趣,只要爸爸随手扔在那儿,马上就会拿到手中把玩‐‐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过是后来听别人说起,才变成了我记忆的一部分。
所以,发生这种不走运的事,可以理解为神在警告我生日还早,不知怎的心里变得很烦。虽然很荒谬,但是总这么下去就会真的相信。比方说,如果在真正的生日那天,就能干净利落地吹灭所有蜡烛。
&ldo;噗&rdo;的一声,我自暴自弃地对准最后一根蜡烛,使劲地吹气。和去年一样,火焰一下子就灭了。饭厅的灯好像也已经等得不耐烦,&ldo;啪&rdo;的一声亮了。
灯光照亮了桌上纯白色的生日蛋糕。周围是辛辛苦苦吹灭的十根蜡烛。蛋糕中央盛放着一块仿造维尼熊模样的甜点,维尼熊正轻盈地玩着冲浪游戏。巧克力做成的冲浪板上用白色的字写着&ldo;祝你生日快乐芳雄&rdo;。其实我觉得超市卖的拉比别动队蛋糕更好,但妈妈总是说自己动手做的要比现成买来的好吃,所以从车站前的&ldo;罗伯特&rdo;买来了维尼熊。从口味上来说,维尼熊的确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