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大明王朝1566在哪看免费 > 第6章(第1页)

第6章(第1页)

三神宗病死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八月,太子朱常洛即位,改元泰昌,是为明光宗。光宗执政月余,又死,其子朱由校即位,是为明熹宗,改次年为天启元年(1621年)。光、熹时期,大臣之间的党派纷争仍在继续,朝野上下的精力,主要消磨在无休止的门户之争中。熹宗年少,对朝政漠不关心,却喜欢建造住屋,他常亲自操斧锯凿削,乐此不疲。据说,所做木工活的水平,连能工巧匠都难以比拟。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往往在他营造正酣之际,从旁传奏文书。熹宗漫不经心地奏听完毕,总是随口答曰:&ldo;你们用心行去,我知道了。&rdo;于是,&ldo;大柄已移太阿倒&rdo;,魏忠贤等人便操纵如意,在朝廷上为所欲为,从而加剧了晚明政局的腐败。对此,后人有一首《明代杂事诗》这样写道:殿阁楼台信手为,宵衣旰食斗新奇。

戗金铁柄双龙斧,斫尽金瓯总不知。

帝王的不问政事,给魏忠贤专权创造了条件。他屡兴大狱,颁布《三朝要典》等,力图将东林党人一网打尽。此后,朝政在魏忠贤的主持下,更加混乱和恶化。

天启之后朱由检即位,是为明思宗,年号崇祯。即位伊始,便果断地铲除了魏忠贤的阉党势力,重新召用一些有声望的东林党人和不依附阉党的官僚,朝政一度颇有起色。不过,崇祯为人喜好虚荣,刚愎自用,时过不久便重蹈覆辙,使得阉党势力与东林党人之间的门户之争再度激化,朋党纷争局面一直延续到了明朝灭亡。

就在明王朝国势日趋衰颓,朝野上下一片混争声中,崇祯朝的社会矛盾和内忧外患更趋剧烈。早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东北女真族崛起,在建州左卫都督努尔哈赤的领导下,逐步壮大起来,创建了大金政权(史称&ldo;后金&rdo;),虎视眈眈,成为明朝东北边境的严重威胁。在这种大敌当前、边患紧迫的形势下,明朝内部的党争仍然是无休无止。为了筹措与&ldo;后金&rdo;战争的费用,国力凋敝的明朝政府向民间残酷榨取,加派&ldo;辽饷&rdo;。当时,强加在农民头上的赋役本已相当严重,加派自然引起百姓的强烈不满,农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为了镇压农民的反抗,政府又相继加派了&ldo;剿饷&rdo;和&ldo;练饷&rdo;,与先前的&ldo;辽饷&rdo;,合称为&ldo;三饷&rdo;。&ldo;三饷&rdo;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赋税苛重,再加上当时连年灾荒,天灾人祸纷至沓来,交相为虐,以致民不堪命,怨声四起。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灾情严重,农民颗粒无收。在饥民王二的鼓动下,首先揭竿而起,拉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此后,到了崇祯朝便迅速形成为燎原之势。起义军在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领导下,转战中原各地,沉重地打击了明朝统治者。特别是李自成,提出了&ldo;均田免赋&rdo;的口号,当时流传的歌谣道:&ldo;吃他娘,穿他娘,大家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rdo;显然,&ldo;均田免赋&rdo;是顺应民心的口号,使得李自成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便发展到了百万之众。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称新顺王于襄阳,建百官之属。继而破潼关,进取西安。次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明朝宣告灭亡。至此,统治中国长达276年的朱明王朝垮台了。

明亡后,其残余力量先后在南方创建了福王弘光政权、唐王隆武政权、鲁王政权、唐王绍武政权、桂王永乐政权和韩王定武政权,史称&ldo;南明&rdo;。不过,&ldo;南朝天子原风流,玉树后庭还相侔。&rdo;它们完全继承了明朝政府的丑恶腐败现象,内部纷争严重,政治腐朽不堪。譬如,弘光皇帝成天在深宫里纵情声色,他所关心的不外乎是梨园弟子殊少佳丽,而置国事于不闻不问。在他常住的宫殿里,竟有这样一副对联:&ldo;万事何如杯在手,百年几见月当头。&rdo;故而有人形容他们是&ldo;清歌漏舟之中,痛饮焚屋之内&rdo;。这样的一些政权,又岂是八旗骁骑的对手?

就在明朝灭亡前后,明宁远总兵吴三桂投靠清朝,引导清兵入关。李自成迎战失利,撤出北京,转战西北。清朝为夺取全国统治政权,先后对农民义军、南明小朝廷和台湾郑氏势力进行军事镇压,最终统一了中国,完成了明清鼎革的过程。明初措施的得失一天,朱元璋将一根棘杖掷在地上,让太子朱标十起。性格柔弱的朱标面有难色,不知所措。朱元璋和颜悦色地开导说:&ldo;你怕刺不敢拿,我替你把这些刺拔掉,然后再交给你,岂不更好?!&rdo;朱元璋的心腹之&ldo;刺&rdo;就是那些曾为明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权臣勋贵们。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喜欢阅读史籍,在他的生活阅历中,史书有着直接的借鉴作用,它给了朱元璋不少历代兴衰的启示。

早在大明王朝建国之前的龙凤十一年(1365年)。某日,朱元璋阅读《宋史》,当读到赵普建议宋太祖&ldo;杯酒释兵权&rdo;时,不禁击节叹赏。他深有感慨地对一旁的起居注官詹同说道:(赵)普确实是位贤相,倘若诸位将领不早日交出兵权,那么,宋朝的天下,未必就不会像五代那样动荡不安了!

在历史上,开国将领往往居功自傲,甚至功高震主。如何处置这批人,一直是历代帝王的一块心病。宋太祖的&ldo;杯酒释兵权&rdo;,不仅消除了悍军骁将拥兵自重、飞扬跋扈的危险,而且还让那些与自己出生入死的功臣元勋得以优游林下,颐养天年。这是成功处理君臣关系的一个范例。不过,处置开国功臣还有另外一类的方略,那就像中国古代的一句警语所云:&ldo;飞鸟尽而良弓藏,狡兔死而走狗烹。&rdo;这一方略的出现,远在&ldo;杯酒释兵权&rdo;之前,在历史上也不乏先例。例如,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文种,西汉的韩信,都为这句警语做了不幸的注脚。朱元璋以一介布衣起事,平生对汉高祖刘邦极为佩服,故而史学家历来就有&ldo;明(太)祖行事多仿(效)汉高(祖)&rdo;的说法。只是刘邦诛杀的&ldo;走狗&rdo;毕竟还相当有限,仅止于韩信、彭越和英布等几位&ldo;功高震主&rdo;的将领,而朱元璋则大开杀戒,将开国功臣杀戮殆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