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孩儿觉着章相已不得人心,该换相了。”赵尚小心的答道。
赵祯笑道:“从哪里看出来的?”
“爹爹,宰相是众臣之首,按说该一呼百应,而章相说的话,却无一人附和。”
“哎,章得象这么多年一直毫无建树,却又贪恋权位,久恋相位,朕念其为老臣,一直不忍心罢黜他,现在看来不罢黜不行了啊。”赵祯叹道。
“爹爹仁慈,孩儿倒觉着您这样做利国利民,也不伤臣子情分,极好。”
赵尚这个马屁拍得赵祯很舒服,赵祯大笑道:“臭小子,看在你这么卖力拍朕马屁的份上,朕可以答应你一个要求。”
“真的么?爹爹。”赵尚惊喜的问道。
赵祯点了点头道:“快说吧,趁着朕现在心情好。”
“爹爹,孩儿想亲自去审问那个妖道,找出幕后指使。”赵尚跪在地上说道。
赵祯眉头皱了起来,对于郭氏,赵祯是有感情的,毕竟是年少夫妻,也是赵祯生命中第一个女人,而且经过狸猫换太子的洗礼,赵祯对于母子之情最是认可,想起自己的母亲,再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赵祯长叹一口气:“尚儿,那个妖道就在开封府衙,朕让大伴陪着你去。”
“多谢爹爹。”
郭氏的事情赵尚必须亲手做个了断,就像赵祯那般,身为皇帝,这么多年一直在追查自己生母的死因,而且还极力为生母正名,虽然违背了礼法,但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人说赵祯做错了,这是生为人子该有的责任与义务,也是皇朝治理天下的根本。
所以郭氏的事情,赵尚不能退,一旦退缩,那也就失去了民心。
即使当上皇帝,大臣们会怎么看待自己呢?百姓们又会怎么想自己的君主呢?一个连生母的死因都不敢查清的皇帝,怎么保护百姓?这些都是重大的隐患,拖得时间越长,越容易崩盘。
赵尚回到庆寿殿换了一身衣服,便带着兴奋不已的九陵出宫去了,路过宣武门前,赵尚下了马车,跪在地上拜了三拜,那个鲁莽的废后,为了自己付出了所有,这是她应该得到的。
王琳帮赵尚把身上的尘土打掉,叹道:“殿下,陛下已将娘娘按照皇后的礼制下葬,还请节哀。”
这是前段时间的事情了,赵尚因为身体不好,赵祯并没有让他参加葬礼,但听九陵说,赵祯为郭氏举行的是国葬。
赵尚擦干眼泪道:“大伴放心,本王不会令母亲失望的。”
“殿下英明神武,老奴为官家与郭娘娘感到高兴啊。”
赵尚并没有搭话,而是指着宣武门说道:“大伴,本王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想法,一个准备行刺孤的道士就这么轻松的进了皇宫,如果他们准备行刺爹爹呢?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本王感觉现在的皇宫就是一个到处透风的筛子啊,爹爹少吃一顿羊肉,第二天便传得满城风雨,可笑至极。”
赵尚的一番话说的王琳满头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