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孝武回来后,便立刻将消息通知了吕公绰,同时送来的还有一份盖着皇帝宝印的圣旨。
吕公绰打开圣旨后,不禁对赵尚敬佩不已,官家想的真是太周到了,上面不光册封侬智高为广南节度使,还赐了侬智高同进士出身。
侬智高曾经三次参加科举,可是次次落榜,这也是侬智高的心结。
这时老管家在外面求见,吕公绰把圣旨收了起来,应声道:“进来吧。”
老管家手里拿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正是吕公绰的官服,通判一职是吕公绰的正职,他还有中书舍人的勋职。
中书舍人,四品官,着绯袍。
老管家笑道:“老爷,明天您就要去见侬智高了,一身青衫不合适,老奴找人特意赶制了这身官袍,您试试合不合身?”
吕公绰大笑道:“哈哈,还是你想的周全,当时老夫来广源州的时候,想学诸葛武侯,以一张利嘴来说服侬智高,所以也就没带官袍,总觉着身穿官袍有以势压人之嫌,现在看来还是老夫自视清高了。”
“老爷不必想这么多,无论用什么办法,只要能招安侬智高,老爷都是大功一件,到时候给官家求求情,也可以把几位少爷送回京了。”老管家笑着安慰道。
来到广南后,吕公绰最喜欢的幼子因为水土不服而身亡,这是吕公绰心中永远的痛。
吕公绰点了点头道:“好,明天你陪老爷我一块去,让杨福等人在外接应便好。”
“老奴遵命……”
一夜无话,第二天,吕公绰便带着全副武装的老管家去了王宫。
侬智高的王宫规模不大,但用料却是非常讲究,连门槛都是上好的红檀木制作而成,岭南自古便是这些宝木的聚集地,在外面珍贵无比的檀木,在这里随处可见。
这是吕公绰第一次见到侬智高,侬智高面色黝黑,个子不高,面貌相对清秀,身上带有一股文人的气质。
吕公绰在打量侬智高,侬智高也在打量吕公绰,见吕公绰的四品官袍,侬智高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侬智高干咳一声道:“宋使来找本王有何事?”
“节度使大人,下官是来向您报喜的。”吕公绰笑道。
“放肆,这里哪来的节度使?”侬智高怒斥道。
吕公绰从怀里拿出一份圣旨道:“节度使大人,这是吾皇的圣旨,上面写了您以后便是广南节度使了。”
“拿来给本王看看。”侬智高伸手要道。
吕公绰摇了摇头道:“请节度使大人准备香案,下官才好颁旨。”
“哼,当初本王要求内附,你们官家不同意,现在本王不想了,你们倒是来了,这是耍本王么?”侬智高冷哼一声道。
吕公绰笑道:“非也,天下大势,不是你我能决定的,现在形势对节度使大人有利,所以才是下官来了,要不然就是杨将军带领大军来了。”
“你是在威胁本王么?”
“不敢,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既然大宋官家封本王为广南节度使,不知封地可是整个广南?”侬智高继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