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的人虽然上不了战场,但却喜欢被人称为大帅。
管家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王世隆道:“这是我家老爷给您的,您来得正好,老奴正想去送呢。”
王世隆即使再傻,此时也明白了,这一切都是苏洵与官家计划好的,曹荣那小子脑子还真是灵活啊,这都能想到,了不起。
王世隆打开信后,只见上面写着三个大字“高继宣”,此事与高继宣有什么关系,王世隆有点糊涂。
王世隆继续问道:“老丈,你家老爷何在?现在方便见人么?”
“我家老爷出门访友去了,不在府上,王帅请回吧。”
无奈之下,王世隆只好带着满脑子问号回到了郭府,众人看过后,也是不知何解。
郭允恭放下信道:“老高马上就要出征去羁縻州了,难不成此事与羁縻州有关?”
“那种蛮荒之地,有什么好惦记的啊?”石元孙很不屑的说道。
此时曹荣眼前一亮道:“我也许明白官家的意思了。”
众人连忙问道:“快说啊,别卖关子。”
“羁縻州是什么都没有,但是那里有人啊,范仲淹他们只说宋人奴仆要收人头税,可没说外族奴隶也要收税吧?”
石元孙紧张的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官家让我们去做奴隶生意。”
曹荣点了点头道:“应该是这个意思,大家想想,一旦人头税开始实施后,那宋人奴仆绝对不值钱了,但许多高门大户都是家大业大的,总得有人伺候主人吧,总得有人照顾田地吧,到时候人手不够,大家便会把主意打到外族奴隶身上,而我们这边有高继宣在,奴隶是不会缺的,到那时候我们从田地上受损的钱财会加倍从这个生意上拿回来,这便是官家对我们的补偿。”
“不仅如此,等到高继宣把羁縻州的人都清空后,官家便会组织被人辞退的仆役及无地的百姓移民至羁縻州,这样算下来,过不了十年,我大宋便白得了十三州啊,官家真是打的好算盘啊。”郭允恭也反应了过来,忍不住出口赞叹道。
石元孙挠了挠头烦躁的说道:“既然此事利国利民,也对咱们有利,那就干吧。”
郭允恭摆了摆手道:“先不急,等官家从相国寺回来后再说吧,官家心思难测,万一我们猜错了,估计会生死两难。”
关于此事众人一直商量到半夜,才慢慢散去……
很快从相国寺便传出了一道政令:宋人奴仆的人头税要比外族奴隶多五倍,也就是说雇佣一个宋人奴仆的钱够买五个外族奴隶了。
这便是赤裸裸的鼓励大户人家使用外族奴隶了。
范仲淹得到这个消息后,不禁苦笑道:“官家还真会算计啊,一汉当五胡,制定的很合理啊。”
韩琦在旁怒道:“开这个口子可以,但我们也得制定相应的法令,省得口子越开越大,一发不可收拾。”
“好,此事就交给稚圭了。”
整个中书省也就韩琦适合干这活,其余的人不是爱惜羽毛,便是假装仁慈,只是韩琦是真的不拿胡人当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