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迁徙前的集体婚礼
大熊部落的人陆续开始往这边迁徙,每天在外围巡逻的勇士增加了。
防止阿鲁古雅部落的人来探听虚实。
一个月后苘麻已经沤制好了,立刻投入麻袋的编织工作。
先把苘麻在湖里剥皮,搓洗杂质,差不多就行,不用那么细致,因为赶时间。
然后晾晒,一捆一捆的亚麻色的苘麻皮晾在湖边。
晾好的苘麻皮,被运到营地,用石头,木棍砸软,适合编织。
何清欢看他们太笨拙了,就设计了脚踩的碓。
就是杠杆,这边一踩那边起来,往里续苘麻皮,这边一抬脚,那边落下,正好砸在苘麻上。
如此简单,做了几个,大大提高了效率。
何清欢交给他们的是一种原始的织布法,分好经纬,把经线固定在木棍上,脚蹬着另一边,这样经线就伸直了,再压一挑一分出上下层,分别用木棍隔开。
一根套在左脚上,一根套在右脚上,这样左脚一蹬,a组经线挑起,穿梭子。
右脚一蹬,b组经线被挑起,梭子回来,就这样往复循环。
根据麻袋的大小,先织一个长方形,然后对折,用骨针缝合两边,就是一条麻袋了,口边上留一根麻绳,以后正好可以缝口。
为了提高效率,实行流水线作业,这样每个步骤的人都非常熟悉自己的工序。
一开始纺织的女工还不能离开何清欢的指导,蹬了这脚,忘了蹬那脚,蹬对了脚,又忘了穿梭了。
虽然都是找的女人在这个工序,但是还是有急躁的女子干不了这活。
最后能熟练的掌握这个工序的是春花原来的编织部的老工人和柔然他们部落的女人。
后来,不仅可以独立操作,还有闲心聊天,保媒拉纤儿。
柔然部落的大部分女人都找了男人,陆续来找大山给定亲的络绎不绝。
因为快要迁徙了,在迁徙前能接亲的话,路上可以互相照顾,方便许多。
何清欢把陶窑的工作早就停止了,因为陶器不容易携带,而且只要会烧陶,到了新的营地还可以烧陶。
白伏城的大套缸只烧了一窑,掌握了技术后,就停止了。
那些残疾人全部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此刻更是全员编麻袋。
麻袋编织的过程中,就开始陆续把熏肉,熏肠,苹果干,柿子干,山楂干,枣干,蘑菇干,
装麻袋,巫医每天带着两个女孩子,白舒雅和白扶疏,记录,每天的工作进程。
何清欢发现巫医有种黑色的膏,抹哪儿,哪儿黑,咦?可以用来写字啊。
不管巫医的反对,据为己有,放在小陶盒子里,发给每个部门的小秘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