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张之洞建立的亚洲第一钢铁厂 > 第272章(第1页)

第272章(第1页)

吴秋衣不去问张之洞缘何到了此地,张之洞也不询问吴秋衣的近况,两个金石爱好者凑在一起,细细地品赏起这幅尺余宽、三尺余长的拓片来。杨锐等人也围过来欣赏。

&ldo;这文章做得真好。尤其是这两句:遥望赤壁烽火昨夜息,又见小乔今宵宴周郎。绝妙好文!&rdo;

&ldo;好文,好文,集豪雄与艳美于一身!&rdo;

&ldo;你看这字,学二王是学到骨髓上去了。&rdo;

&ldo;刻工也好,一点没有走样失真!&rdo;

&ldo;看来这文和字都出自平凡人之手,却比不少名家大家的强得多!&rdo;

&ldo;是呀!世上许多杰作妙品都出自民间无名之辈,他们不想扬名谋利,故反而能得物理之精奥,而那些沽名钓誉之徒,才得皮毛便迫不及待向世上夸耀,汲汲以求名利,反误了正业。老子说圣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rdo;

蔡锡勇、陈念礽静听着张之洞与吴秋衣的随口谈论,觉得很有意思。

谈了好一会子拓片,吴秋衣才问:&ldo;你怎么也到汉阳来了,是不是从山西调到湖北来做巡抚了?&rdo;

张之洞还未来得及回答,大根早在一旁大声说:&ldo;吴郎中你说错了,我家大人早在六年前就做了两广总督,这次是从广州到武昌来做湖广总督的。&rdo;

知客僧在一旁听得呆了:真的是湖广总督到寺里来了?岂不是活菩萨进了山门!他拉着杨锐的衣角悄悄问:&ldo;这位真的是制台大人?&rdo;

&ldo;不是真的,难道还假冒不成?&rdo;杨锐得意地撩起僧袍,将挂在腰带上的铜牌亮了亮。知客僧确知来的是现世菩萨,忙分开众人,对着张之洞连连打躬:&ldo;小僧肉眼不识金佛,适才多多怠慢。&rdo;又对身边的小沙弥下令:&ldo;快叫方丈出来迎接贵客!&rdo;

一会儿,便见一位矮矮胖胖身披暗红袈裟的老和尚急步走来,知客僧忙将他带到张之洞面前。老和尚双手合十,深深地弯下腰说:&ldo;贫僧虚舟,不知制台大人光临,未能迎接,万望宽宥,请制台大人赏光,到方丈室一坐。&rdo;

张之洞笑着说:&ldo;暂借宝刹,以避风雨,多多打扰,甚是不安。&rdo;

厨头过来对方丈说:&ldo;斋席已备好,请客人人席吧!&rdo;

虚舟说:&ldo;把那年我从鸡公山上带来的猴头菌和运光法师送的武当山黑木耳拿出来,再做两样好菜款待制台大人。&rdo;

厨头得知今日的客人原来是制台大人,忙衔命回厨房赶紧张罗。

张之洞在方丈室刚刚落座,外面就喊入席了。只见云水堂灯烛辉煌,一桌丰盛的酒席早已摆好。虚舟将张之洞奉在上席,然后请吴秋衣右边相陪,自己在左边陪坐。又叫知客僧请蔡锡勇、陈念礽、杨锐、大根在客位上坐下。一张八仙桌,恰好坐得满满的。上座虚舟亲自把盏,下座知客僧把盏,频频劝着素酒素菜,殷勤备至。酒过三巡,虚舟问:&ldo;制台大人酷暑过江来到汉阳,想必有要事。&rdo;

张之洞说:&ldo;总督衙门打算筹办一个铁厂,在武昌、汉口看了几处厂址,不很满意,今天特为到汉阳来再次寻找。&rdo;

虚舟问:&ldo;铁厂大吗?&rdo;

张之洞说:&ldo;大概要十多二十顷地的范围。&rdo;

虚舟的心动了下,又问:&ldo;请问制台大人,这衙门要地给钱不给钱?&rdo;

&ldo;给钱。&rdo;张之洞应声答道,&ldo;如果真是好地,宁可高于市价我们也买。另外,住在这里的老百姓的损失,比如庄稼、果树、房屋,我们也要考虑到。&rdo;

&ldo;善哉善哉!&rdo;虚舟左手五指并拢,在心口上移动几下。&ldo;官府不与民争利,真正的青天大老爷。&rdo;

张之洞想,这归元寺每天接待南北香客、十方商旅,最是消息集散之处,方丈和知客僧无疑是民间的头面人物,可以借他的口来传扬传扬本督以洋务强国富民的施政大计。于是放下碗筷,正经八百地说:&ldo;法师是出家人,不管俗世之事,现在的俗世是又贫又弱,国势不振。但大海之外却有一批洋人,比如离我们最近的东洋日本人,离我们很远的英国洋人、美国洋人、法国洋人、德国洋人,他们都又富又强,老是欺负我们,凭借着手中的船

炮从我们国家取走千千万万两银子。&rdo;

虚舟说:&ldo;贫僧虽是出家之人,但吃的稻粱,穿的衣服,无一不来自俗世,且天天与四面八方香客打交道,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尽是世俗之事,贫僧何能离得了世俗?众生贫苦、洋人欺负这些事,贫僧心里也知道,不知大帅有何妙法解除众生之穷苦,抑洋人之强梁?&rdo;

张之洞说:&ldo;此事鄙人已思之甚久,最重要的一条路子便是把洋人那一套富强之术搬过来。我手下有好些个幕友都在海外生活很多年,他们都说洋人并不比我们聪明。他们的那一套只要我们肯学,很快就可以学好。鄙人要充分利用两湖的财富大办洋务,铁厂是第一步,以后还要修铁路,建枪炮厂,建织布局、纺纱局,还要办新式军队,办洋学堂,把这一切都办好以后,我们就跟洋人差不多了。两湖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我们的军队强大,洋人也不敢欺负我们了。&rdo;

对于张之洞勾画的这一幅美好的富强蓝图,六十多岁的归元寺方丈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在心里盘算的是另一回事:龟山靠汉水边有一块三十顷的荒地,是相沿已久的寺产,只是这里濒临汉水,每年都要遭受大水的淹没,低洼处甚至一年遭水淹达两三个月之久。因为这个缘故,那块地便荒芜下来,地虽大,并不能给寺里带来收益。前一任方丈是个精明人,他想与其荒芜下去,不如租给农人。于是他把这块荒地分成十多块,租给了十多户附近少田无田的农人,规定他们每年向寺里交十多二十担谷,其余的收成都归农人自己。寺里的要求并不高,租地农人乐于接受。从那以后,寺里每年可以坐收二三百担谷子,十多户农人又有了安身立命之处,荒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虚舟心里想,归元寺的众僧吃饭不成问题,每年二三百担谷子对于归元寺来说不是太重要的事。那年虚舟在京师西山碧云寺挂单,看到碧云寺的五百罗汉堂,赞叹不已,心里起了一个念头:要是在归元寺也建一个这样的罗汉堂的话,不仅为佛门做了一桩大善事,同时也大为提高归元寺在天下丛林中的地位,作为办理此事的方丈,自然功德无量。但建一个五百罗汉堂,没有万两银子不行,归元寺哪里拿得出这笔巨款!此事在虚舟心里存着十余年,突然他看到了希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