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抱歉!多谢您一直把我送到这儿啊!告诉我您的姓名,明天我往公安局
给您写封表扬信吧?&ldo;
&ldo;用不着!&rdo;那个武装治安巡逻警察猛转身走了。
&ldo;再见!&rdo;她对他的背影大嚷一句。
她心里别提有多痛快!因为她这个当年的知青教导员觉得以这种方式替那三
十几名因一中事件被抓走的返城待业知青向公安机关的一员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报
复。
&ldo;无论如何,报复是必要的!……&rdo;她又想到了&ldo;简&rdo;说过的这句话。她的
报复行为有了思想依据,使她心里不但痛快,而且舒畅。
二十余万返城待业知识青年的存在,的的确确在这座城市中造成了一种不安
定感。二十余万、返城、待业、青年,如果将社会对他们的统称进行词组分解,
就会使任何一个人更加确信他们在这座城市中造成的不安定感是客观的,现实的,
并非哪一个患多疑症的头脑产生的幻想。&ldo;二十余万&rdo;这个数字加上&ldo;待业,
这个对任何人都很严峻的词,再加上&rdo;返城&lso;&rso;这种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身份,
最后都与&ldo;青年&rdo;这两个血气方刚的字(虽然这两个字对他们来说未免嫩了一点
)排列组合在一起,其引申意就包含着‐‐骚乱。
而骚乱的对应词便是‐‐治安。
所以返城待业知青们与治安警察们的冲突,完全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
社会因素造成的某种冲突,往往都是具有内在规律的。
市长的女儿,当年知青教导员对一名治安警察的小小的报复,不过是两节五
号电池所产生的微弱火花而已……
第十三章
市委第三次常委扩大会议记录
市委一九八零年三月二十七日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返城待业知识青年就
业、&ldo;一中事件&rdo;的妥善处理及如何消除其影响的问题。市委书记因病缺席。会
议由市长、市委副书记姚克泯同志主持。
姚:关于返城待业知青就业问题,我们已经召开两次常委会,专题进行讨论
和研究,可是没有形成任何决议或草案,也没有提出什么具体的措施或设想。我
感到,我们有的同志对这个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是一个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因而要靠中央拿出一个对全国各大城市都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