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农家小福妃全文免费阅读 > 第559页(第1页)

第559页(第1页)

“我认为他应该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这样才能解释这些事情。”她说完了,由着他们去思索,然后吩咐自己的影卫:“你们传讯回去,叫人去偷孙氏的银子,全偷光,没银子就偷地契房契首饰,总之有什么就偷什么,偷完了全都兑成银子,悄悄的补足我阿娘的嫁妆,不够的再告诉丁九,叫他给你们,然后悄悄的跟我爹爹说一声。另外,找人盯着这个孙氏,她要是发现了,敢闹腾,就说我说的,问问她当年干了什么,这银子该不该赔,她想不想死!!什么玩意儿!”影卫应命而去。明延帝的影卫仍旧垂手站着,等待命令。晏时玥看明延帝没有说话的意思,就想了想:“他盗银换银,什么时候才是有利的时机?有什么办法能给他制造个机会,然后让他换银子?他身边就算有存货,肯定也不多,用完了肯定要拿的。”要是明延帝,交待完这一句,就只看结果了,但是晏时玥不一样啊,她非常认真负责的道:“我们想个什么办法比较好?”影卫只能在把陈家查了个底朝天之后,表示陈三郎有个外室,可以想办法让这个外室去闹腾一二。晏时玥否决了:“外人进去,太费时间,我建议你们这样,想办法让二夫人与大夫人关系改良,例如说,先想办法给她一个理由,例如皇上微服私访看中了大夫人娘家表妹呀……”众人齐齐咳嗽,影卫表情复杂。晏时玥续道:“或者别的哪个贵人,反正暗暗来一个她不得不低头结交的理由,然后给他们创造一个机会……例如说大街上碰到一条疯狗,大夫人护住了她呀……当然你不要忘了安排个人去推她一把,总之这样两人就能迅速交好。而二夫人属于熟人,肯定是早就调查过的,一旦交好,就意味着陈恩有了机会。”不得不说,她这个法子真的很不错,确实省时间。影卫应命去了。晏时玥又叫霍祈旌,“走啊阿旌,我们去花前月下一下,顺便看看能不能碰到点什么。”霍祈旌看看明延帝,明延帝道:“朕今儿不出去,你们去吧。”于是两人就手牵着手出去了。晏时玥喝了几天药了,某处还是疼的不行,完全是图着分心,加上一点爱国热情才出来的,一边走,一边跟霍祈旌嘀咕:“你说,阿耶这都出来好几天了,他打算什么时候回去啊?关键是,他为什么要出来啊?”霍祈旌道:“也许是为了培养太子,或者观察四皇子。”“哦!”晏时玥觉得有道理:“那为什么还得带许先生和淳亲王?”她自问自答:“应该是为了陪聊解闷儿的,只带许先生一个,怕冷场,只带淳亲王一个,又怕他学问太差。嗯,没毛病!”她自己给自己点了个头儿。霍祈旌看着她,忽然一笑。她立刻问:“你笑什么?是不是我这个样子很怪?”“笑还不行?”他看着她笑道:“笑是因为你可爱!”晏时玥:“……”忽然夸她,还真有点儿不好意思呢!两人一边聊,一边慢慢溜达。这镇子有锡,本来就以锡器出名,两人去了附近一家锡画坊,因为很有名,所以两人去逛逛,也并不显得突兀。铺面很大,因为前头卖画,后头就是制作,所以地方还挺偏的。两人一进去,就见掌柜的坐在旁边,拿着一本书在看,见人进来也并不招呼。四壁挂满了锡画的花鸟鱼虫,还有猛虎下山什么的,还有圆形的茶筒,笔筒,无不美伦美奂。据说这家锡画坊的主人,就是买下了锡矿那块地的人,姓韦,不是本地人,家中本有余财,只是酷爱锡画,所以才搬到此处,重金买下锡矿,然后就在此处开了一家锡画坊,听说相中的人他会直接送,根本不差钱儿。嗯,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城会玩吧?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就在他们谈情说案四处闲逛的时候,都城里并不太平。明延帝离开第二天,都城中就八百里加急,送来了四皇子的折子。归州百姓状告归州刺史李华徇私枉法,其子李清夺田杀人。这李华是什么人呢?他是先先皇后,也就是太子生母李皇后的堂兄,论起来太子应该叫他舅舅。李皇后死去之后,明延帝感伤之下,对李家加了一些恩宠,但因为那时明延帝初登基,能做的事情还不多,之后李家后代成才的也不多,在都城渐渐变的不起眼,比较成器的族人,就是这位堂兄了。李华身上有个从五品县男的爵位,外放之前,与太子的关系也是很不错的。而这个案子,证据确凿,是李华之子李清,其妻家中有茶园的生意,但当地有个姓刘的茶商,意外发现了一种新茶,因此生意远远超过了他们。李清便带着人,要买这些茶农的土地,茶农知道这些新茶能赚钱,自然不卖。之后起了冲突,一个茶农被打死,李清的人想用钱压下此事,谁知道对方执意不肯,去县衙告状。然后就是常见的官官相护剧情了,那家人一路告上来,用刑死的,被人暗中打死的,最后居然只余下了那家的老母亲和小孙子,但却很是硬骨头,硬是一路告了上来。当然,要不是四皇子知道了,提前派人暗中保护,这一对祖孙也是保不住命的。案子就是这么个案子。本来应该交给大理寺处理的,却不知为何到了刑部。其实四皇子知道,要对付太子,不该再用这样的方式,这会让明延帝想起之前林党与金党的手段,那样,纵然对太子不满,对递上这案子的他,也会不满。但他如今襄理刑部,他只能用这种方式。关键是,这个案子是真的,真的不能再真,他只保护了那对祖孙,并引他们来了刑部,其它什么也没做。正因为是真的,递上去之后,才能叫太子左右为难。避嫌吧,李华可以说是太子亡母仅余的亲人了。正因为是生母,又已经去世了,才会如此为难,哪怕是皇后的亲人,都不必这么为难。可要插手管吧,事情恶劣,一动手便是拉数个官员下马,偏这些官员,相当于都是看他的面子。怎么处理都不对。想必十分煎熬。奏折八百里加急发过去,然后再八百里加急的回来。四皇子打开奏折的时候,嘴角都是弯着的,然后下一刻,他不能置信的张大了眼睛。奏折上,清清楚楚,竟是太子的笔迹!!?四皇子不能置信的连看了好几遍,喃喃道:“这是怎么一回事?”长随吕青垂头道:“奴才打听过了,自进入行宫之后,皇上大半的时间都待在小殿下的长乐殿中,所有的奏折都是太子殿下处理的。”四皇子愕然:“所有的?”“据说是的。”四皇子愕然良久,又把奏折打开,奏折上,太子的笔迹批示:“查实按律处置,大理寺、都察院通阅。”也就是说,这件事情交给刑部去审讯,给出处理意见,只需要把结果告知一下大理寺和都察院即可。太子批示的,太子没有叫他把案子移交大理寺,也没要叫三司会审,就如同一个普通的民告官案子一样,从从容容的吩咐他去审,然后因为告的是刺吏,所以要把结果通告大理寺和都察院。四皇子把那一行字,掰开了揉碎了,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太子如果要撇清,怎么也应该表示一下,例如说一句此事性质恶劣,从重处罚,又例如表示此事我不知情,处理也不要顾及我,等等。太子如果要回护,那更应该多说几句,例如什么纠纷需要严加核查,之类的,暗示他打各打三十大板……可他就是十分中肯又平静的说了这么一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