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农家小福妃有声 > 第320页(第1页)

第320页(第1页)

“我本来觉得这种性格真的特别好,特别汉子,特别有担当,叫人心里特别踏实,可是现如今,我看到阿娘和爹爹吵架,我忽然觉得心里有点没底,这要是将来我们吵个嘴,他肯定不会来哄我,我肯定会超生气,气到不行。”“对!”孟敏深以为然:“所以,玥儿要好生想想才是。”唐时玥继续道:“可是,我是做生意的人,我肯定要与三教九流打交道,我有这样的本事,也是这样的性情,若是叫我关在后宅里,做贤妻良母,搞什么琴棋书画……我是搞不成的,我会闷死,皇上阿耶叫我写个字,我都写的苦哈哈的……”“像我这样的媳妇儿,一般人是吃不消的,只有像爹爹,像阿旌,这种肚里能撑船的伟丈夫,才会有这样的包容,能够支持我,帮助我,为我遮风挡雨,做我的坚强后盾……而且,他们心口如一,胸怀坦荡,从来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也不会随便猜疑我……”孟敏眉头拧紧,若有所思。“其实我也想过换一个,”唐时玥一本正经的续道:“比如像孟二……孟以求,人家长的漂亮,性格又柔弱,没事儿撒撒娇,还喜欢哭哭啼啼,嫁个这样的相公,好像也不错,起码他不敢管我啊!管我我就揍他!大不了就当我是唐潘安,娶了个美娇娘嘛!或者像盛齐这样的,其实也不错,一把年纪了还像个小孩儿,整天叨叨叨,也不愁无聊,就跟养个儿子一样……”孟敏又气又笑,拍了她一巴掌,轻声斥道:“羞不羞!什么也敢说!”唐时玥笑道:“我说的都是实话啊!”孟敏就算一开始不知道她为什么说这些,这会儿也回过味儿来了,瞪了她一眼,默默的扭开头。唐时玥搂着她,把头挨在她肩上:“阿娘,其实在圣驾北巡的时候,我与爹爹就见过,一见面就针锋相对的……爹爹也不解释,我那时候,心里真的好生气啊,看他哪哪都不顺眼,没事儿就气他。”孟敏的身子微微转过来,认真的听着。唐时玥续道,“后来爹爹从银镜湖把我救回来,皇上阿耶就跟我说了,事后,我叫了一声爹爹。爹爹脸上的神情都没有变过,就那么貌似平静的应了我一声。看上去一点也不在意我。”孟敏犹豫着,就想说话。她道:“但是我忽然想起来,当时爹爹见到我的时候,他脱口而出的德善园开业一大早,街上就忽然多了许多许多的宇文车。因为前两天下了一点小雪,水泥的路面有些湿滑,所以宇文车的轮胎上都刻出了凹槽,勒上了牛皮。车子有一人蹬车,后头两人座的,也有两人蹬车,后头六人座的,车身上都写着大字:“免费去德善园。”一家子人的且不说,但提笼架鸟的闲人们,倒是都被打动了,纷纷上了车。而且街上到处都有人在发宣传单页,不识字的还可以给你宣讲,主要内容为:也有专门的地方,可以以文会友。这是针对文人的。第二个,试营业期间,消费满xx两,可以分别办理玉卡、金卡、银卡、铜卡、木卡……这是针对官宦世家的。第四个,妇人娘子,消费满xx两,可在锦绣堂抽奖,奖品有银两、羊绒衣、线绣衣、精油、纯露、精油膏等等,无空奖。这是针对女子的。第五个,试营业期间,各处都会有比赛,如在比赛中拔得头筹,将奖励新型六面转转等新鲜小玩意儿。这是针对玩咖的。第四:如提出合化建议、或者意见的,将酌情给予奖励。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而且,文武百官的府中,都收到了“贵宾函”,国子监和太学之中,所有的博士掌教和助教,也都收到了“邀请信”,晏时荼从前一天开始,就抢在了唐时嵘两人前头,满国子监发入场券儿……总之,一番热闹之下,无数人,从无数个地方,涌向了德善园。离着德善园还有很远,就听到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而且老远还能看到空中一对金狮,正摇曳嘻戏着中间的珠子……看上去足有数丈高,隔着数条街都能看到!其实这是唐时玥仿着现代的充气人,叫人在布上刮了蜡,做的充气狮。因为还有架子撑着,也不用完全不跑气,只要差不多能鼓进风,就能做出这种效果,特别拉风,特别唬人。至于接待力不够?唐时玥不担心。要知道,这些人其实是分批来的。首先,文武百官自重身份,不一定会来,而且就算来,也得下了朝,是在近午或者下午。所以,首先来的是国子监和太学的人,余外是一些闲人。国子监和太学的人,他们是为了做诗来的,所以以“游”为主,入室的少,聚集在一起,也就不太需要接待。至于闲人呢,也分两种,一种是世家纨绔,一种是纯粹看热闹的。纯粹看热闹的,知道今儿园中权贵云集,他们未必敢进,她也没想让他们进。外头这不是叫孟以求联络了各商家,弄了一条街么,就像赶庙会一样,吃的玩的穿的用的都有,这就快过年了,就这么一条街就够他们逛的了!至于世家纨绔,那就进啊!全靠这些人撑热闹呢!总之,这么一分流,一引导,半个长安城的人都能接待得了。等到明延帝带着太子和晏成渊,以及一众朝廷大员悄悄过来的时候,就见到孟丹随和唐时玥,站在门口高台上,专门“答百姓问”,周围人山人海。其它的,孟以求、盛齐、许问渠、唐时嵘、晏时荼……甚至连霍祈阳,全都被安排了活儿,一个个忙到脚打头。最叫人想不到的是,门口还站着冷口冷面的四皇子殿下。唐时玥用生命诠释了……什么人她都敢用。太子讶然道:“四弟怎么在?”明延帝也不知道。三皇子和四皇子虽然办过差使,但毕竟年纪还不大,没事的时候是不用上朝的,所以也不用告假。几人正在猜疑,就见有人过去跟四皇子说了句什么,然后四皇子就往这个方向来了。他们这时才看到,原来高台四周,都布了人,居高临下,观察着四周的形势,看到什么,就用手势或者打发人,向四周传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