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时玥兴致缺缺,“我什么也不想要。”明延帝随手敲了她一记:“朕叫你想,你就好生想。”好吧,她就很认真的想了想:“要不,给我爹爹换个爵位吧?”安王爷府上,晏成泽是长子,王爷世子,这算是一个爵位,安王爷百年之后,晏成泽会降一级承爵,但晏成渊却是只有官职没有爵位的。明延帝倒是挑了挑眉:“给你爹换?居然不给霍祈旌换?”晏时玥比他还意外:“阿旌的自有他自己来争来搏,我给他换了算什么?还有我大兄,我也没给他换啊!”明延帝失笑摇头,也就不再说了。隔了一天,下头把战利品送上来,居然还有很多的珠宝首饰,尤其有不少珍珠。看来大袭皇室真的走的很急很狼狈了。晏时玥毫不客气的扒拉了一下,没发现什么新鲜东西。她就给太后、皇贵妃、孟敏……总之她所有的熟人,全都各自挑了礼物,还当场给了顾九行一件,顺水人情做的那叫一个溜。明延帝就在旁边,看着她铺开了一片小手帕,然后拿小纸头写什么“太子”“家二兄”“皇三兄”,甚至还有“孟爱哭”、“盛叨叨”……明延帝:“……”他扶着额,莫名有点同情霍祈旌。明延帝很耐心的等她挑完了,大手一挥,就全赏了下去。晏时玥也溜溜达达的出去赏人。甲和十六人在她眼前一字排开,然后晏时玥从小袋子里,一个一个的往他们手心里往南珠,一人两颗,不偏不倚,而且为了表示对甲和这个头目的器重,还余外多给了两块点心。甲和:“……”区别也是很大了。别宫离海,离本来的安澜关,其实还是挺远的,也没有海鲜吃。明延帝在行宫这边待了三天,便起驾返回,兵将留一部分就地驻扎,另一部分护送明延帝返程,在小安澜修整之后,还会有一部分再返回来。因为之后,这里又是“国门”了,这些人将在这儿造船练兵,迎接下一轮新的战斗。回程就快了,回到小安澜关,只用了二十天。属于皇上的政治队伍已经在小安澜关待命,明延帝直接下了旨。先是一系列封赏。晏成渊,封承平郡王,重领禁军统领一职。晏时葳,封东成伯,领骠骑大将军职,仍领安澜边军。霍祈旌,封锦荣侯,领云麾将军职,调入神武军。其它人也各有封赏。另,将安澜关改名为磐石关,自小安澜关至磐石关的百姓,每户按人丁发送纹银二两至五两不等,十年不征。同时,外地如有愿迁入安澜关者,按人头可发放永业田,三年不征,有商贾愿入安澜关者,三年不税……等等。同时,还要叫吏部拟旨,选派朝廷命官种种,一系列琐碎事体。而且还有一件喜事,就在天鹿山大捷这一日,太子妃诞下了谪长子。明延帝得报大喜,赐名为捷,晏颙捷。这一次大捷,实在是名垂青史,举国欢庆,封赏前所未有的丰厚,对百姓民众也是格外加恩。但只有对晏时玥,只是在封号上加了奉天二字,并赏了些财物。旁人当然听过她做的一系列事情,连这些朝中的老狐狸,也不得不承认晏时玥于此战有功,只以为应该是封无可封了,却不知道之前父女俩的交谈。其实明延帝是故意的。不管他干什么,朝上的御史就没有不叽叽歪歪的,这一战封赏再重也不为过,唯一能叫人诟病的,就是晏成渊和霍祈旌了。霍祈旌以“庶民”身份来说,确实是一步登天,可就算没有霍家,以他万军之中斩旗夺帅之行来说,他当的起!所以这些人最有可能的是拿晏成渊的郡王说事儿,觉得监军分功,寒将士之心吧啦吧啦。呵呵,可这是人家的闺女给人家换的!有本事,你也生个这么能耐的闺女去!明延帝想起这些人的嘴脸,有点想笑,转头问顾九行:“那孩子呢?”顾九行道:“回皇上,小殿下听了圣旨,就去安排玥坊和玥工坊几处的人了,说要快点入驻磐石关,抢占女大不中留明延帝哭笑不得:“朕不是问你这个,朕知玥儿不是那寻常女子,不会只顾着朝夕相伴,愿意成全霍祈旌千里之志。”他摸摸她头:“但是朕调他回来,不全是为玥儿,你看你爹爹就当明白,禁军不比边军,禁军,要的就是孤臣,朕认为霍祈旌的性情,更适合在都城,掌管禁军。”晏时玥是真的没想到,明延帝会跟她说这个。她一时感动到鼻酸,抱住明延帝胳膊,蹭了蹭:“阿耶你对我真好,我好爱你啊!”其实在晏时玥的想法里,霍祈旌的“事业”方面,她全都不会干涉,再说之前明延帝也见过霍祈旌,她下意识就认为这是霍祈旌自己的选择,所以当然不会多想。再说了,皇权社会,谁不想留在天子脚下,皇上亲自提拔你当京官儿,这简直喜大普奔好么?再说还可以长相守,这么好的事情,她为啥不乐意?越是想,就越觉得自家阿耶真是好的不行,给了这么好的东西,还怕她不喜欢。一行人在安澜关又待了两天,再次起程。霍祈旌就骑着她的小红马儿,不时的在马车旁边走过。甲和几个人都知道他是自家驸马爷,天然就亲近,时常与他说笑。丁小眼回来之后,见甲和他们都分了南珠,还以为自己失宠了,简直哭唧唧,晏时玥逗了他两天,才把分给他的南珠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