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红楼芝兰逢珠玉讲什么 > 第164页(第1页)

第164页(第1页)

元春却又怎么说得出口?她带着全家人的期盼进的宫,苦熬十载,才在皇上面前露了脸,封了妃,自以为总算熬出了头,能给家里带来些许助力了,却落得个一败涂地的下场!谁能料想,周贵妃这样人老珠黄,二皇子又遭了皇上的厌弃,他们一宫却还有余力,把她打压得喘不过气来呢?原以为只有吴贵妃看她不顺,但这宫里,沼泽有多深?她无子而封妃,挡了多少人的路,又怎么可能是她尽力不去招惹,就没了敌人的?想到皇后娘娘说的“你可真是挑错了对手,你以为皇上更偏爱太子,就是不喜欢二皇子了?都是他亲生的儿子,怎么可能不疼爱,你也明白些,别到时候死了,都认不清自己的位置”,她便不寒而栗。若只是输了,她也不怕什么,周贵妃去年被关了半年的禁闭,早已元气大伤,况如今皇上一心一意栽培太子,怕人多心,并不会给其他几个儿子多少好处,大不了她忍气吞声,忍那一手,周贵妃论年龄比她长了十几岁,她还怕熬不过不成?等再过几年,周贵妃老得更不能见人了,二皇子和太子又水火不容的,还愁没有她再起之日?偏那日听闻皇上翻了她的牌子,抱琴偷偷去煎药的时候,叫周贵妃宫里的嬷嬷见了个正着。去年五皇子病了一场,宫里狠狠地查了一波各宫的药物,自那后,皇上再没有尝过任何一道嫔妃们自己献殷勤送去的汤水。不用说,肯定是哪个人弄巧成拙了。元春却是冤枉,她这药只是给自己吃的,何曾想过去算计皇上龙体?只是别人可不管这些,她在煎宫闱禁药,就是长了十根舌头也说不清楚。前日抱琴被周贵妃宫里的人带走了,到现在也没回来,元春心里有鬼,又不敢禀报皇后,当夜便急得发了烧。虽说都是国公府的小姐,都养在贾母名下,但她却是在老国公还在世时的鼎盛的荣国府里长大的,贾母亲自教养了她,最是金贵,若非走投无路,她这样的人本应连有药能助兴、送胎都不知道的!可她偏偏做下了,还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其实她心里也知道,周贵妃宫里的嬷嬷怎么能这么能这么敏感,一眼瞧出了抱琴那药有问题?指不定周贵妃本人也干出过这种事来,她当年又不得宠,二皇子怎么来的,谁说得清楚?可人家来得早,运气好,儿子已经那么大了,一口咬死了你想要谋害皇上龙体,甚至要把去年的事儿都栽你头上来,你能怎么样?后宫里头风云诡谲,她原本得罪了吴贵妃,尚可应对,如今周贵妃从禁闭里出来,不安心对付同样有皇子傍身的吴贵妃,反而对着她下手,是何道理?但如今也不是怨天尤人的时候,这宫里一向是如此的,成则上九重天,败就堕无边狱,她要是把周贵妃打下去了,在宫里地位自然就不同了——反正都没有皇上的宠爱,怕她什么呢?可谁知,周贵妃没什么把柄落在她手上,而一心渴求皇子做靠山的她,却把足以万劫不复的马脚露了出来。如今她自知没什么活路了,只盼不要累及家人。因而借病求了皇后的恩典,想宣娘家人来宫里见上一面。皇后等闲也是不为难人的,见她确实是病了,便同意了。元春唯恐夜长梦多,多耽搁一天,周贵妃那里便已经商量好了说辞,报给太后、皇后知道,赶紧宣了人去荣国府,自己也知道是最后一面了,如今看着老祖母发白的发丝,再看宫女呈上的职名花册,手指轻抚过父亲、伯伯、兄弟们的一干名姓,心里下定了决心。横竖都是死,她要带着贵妃的荣耀和尊严死,绝不能因自己的蠢笨连累到娘家人。老祖宗浴血奋战才有家里如今的爵位同荣光,她没好好守住不说,怎么能摧垮了它呢?贾母等见元春双眸含泪,神情哀恸,忍不住问:“娘娘有什么事想吩咐我们么?”元春接过宫女的帕子,擦去眼泪,强笑道:“我能有什么事要你们做,你们安生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叫宝玉好好读书上进就好了。”又问起家中姊妹的亲事。听到迎春许了孙绍祖,她也不认识孙家,只点头道:“二妹妹也不小了,许了人家也好,就是急了些,该多考量一二的。”邢夫人站起回话道:“因是世交之子,知根知底的,对方年纪又不小了,才显得急了些。”元妃便点头,又道:“宝玉的亲事,也好不用拖了。一年大二年小的,年轻的姑娘总共就那几家,再拖下去,都许了人了。”贾母知道她听过王夫人的劝,属意“金玉良缘”的,当年给家里姐妹们赏赐,独宝玉和宝钗的一样,故而沉默不语。元春叹了口气:“太子殿下还比宝玉年纪小呢,都已经禀明了皇上、皇后娘娘,定下明珠族姬了,凭宝玉再怎么娇生惯养的,娇得过殿下去?殿下都定下了,他还有什么好拖的。”此言一出,屋里众人皆露出了震惊之色。元春便问:“上次差人去荣国府里,回来报说姐妹们都去藕舫园玩了,怎么林家人没同你们说这事?”见凤姐等摇头,冷笑道,“虽说是陛下刚下的旨意,但想来已经定下许久了,单说先前皇后时时召她入宫随侍,可能就有考校之意。”凤姐笑道:“我们还不知道呢,却不想明珠族姬还有这等福气。”原先配给太子就是天大的福气了,竟还有皇上的旨意,那便更是尊崇了。皇上、皇后赐下个宫女来,都不能等闲相待的,何况是赐婚?馥环回家的时候,贾母还真情实感地担心过有这么个姐姐的坏名声在,黛玉不好说亲,就是嫁给宝玉,待自己百年后,她也要受家里人欺负。谁成想人家根本用不着说亲,就真的成了凤凰。王夫人和贾母之间关于宝玉亲事的暗暗较劲,邢夫人也不是全然不知,此刻乐得见她二人都不称心,禁不住道:“明珠族姬进京的时候,可不曾想过她能有这福气。娘娘省亲时见过的薛姑娘,那样的人品相貌,想参加小选,都没成哩。”贾母一面欣喜黛玉今后的滔天富贵,一面又暗自叹息宝黛无缘,但也不喜欢邢夫人这幸灾乐祸的模样,在娘娘面前丢了仪态,便道:“薛大姑娘是被她哥哥连累的,本来也是前途大好的,如今耽搁了罢了。”这本是无心的一句话,然而“连累”二字听在元春耳朵里,却格外地难堪,她定了定神,道:“薛表妹也不小了,便是一两年后再有小选,也来不及了,倒是也早点许下人家为好。”她苦笑了一声,“又不是林家,便是女孩儿出过一回门了,还有人上赶着求娶。”蒋夫人为马兖求娶林馥环一事,确实令人不解。众人一边叹马家为了抱住太子爷的大腿,不惜用儿子的名声为赌注,一边又暗自庆幸他家在襄阳侯叛乱一事中全身而退,顺理成章地彻底搭上了太子这条船。贾母正要再说几句让娘娘安心养病的话,内监来报时辰到了,元春也不敢留她们,流着眼泪目送她们远去,只来得及再嘱咐一声:“宝玉的事别拖了。往后家里什么情形,可由不得谁了。”王夫人等本就伤心难耐,对未来十分彷徨,听了娘娘这话,鼻头一酸,俱落下泪来。皇帝原先没打算这么早就给刘遇指亲。在他眼里,林海的女儿虽然不差,但是也不必就此就定下来。听说那女孩儿还是个体弱多病的,便更要慎重。然而孰湖自己喜欢,况他说得有些道理,任何一个皇帝的登基总是伴随着外戚的争斗换位的,皇后出身普通,所以曹国舅能掀起的风浪也有限。刘遇太年轻了,他需要稳重的能臣扶持他撑起这座江山,但人总有私心的。周昌敬早年可是个血书进谏的热血文人,谁能想到他如今做什么事都要瞻前顾后,生怕给太子加了功绩呢?这么一想,蔡客行的孙女反倒不如林黛玉了,横竖出不出王妃,林家都是板上钉钉的外戚,林家兄弟都得用。虽是答应了儿子,但这事本来可以再拖个两三年的,也许大选的时候又有更合适的人选呢?但皇帝最近身体每况愈下,晕眩之症愈发严重,盯着哪一处看久了视线里甚至会出现莫名的色块,事到如今,御医也不敢对他隐瞒他的病状,他怕自己时日无多,越发急切地要把所有事都帮儿子安排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