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他当初瞎了吗居然觉得赵高可用?还特意把人捞出来。“于是赵高就编了个胡亥当初差点当太子,只是被蒙毅拦住了的故事。”蒙毅:我吃饱了撑的去管陛下的家务事?我有这个胆子吗我?“胡亥信了,于是,先是赐死了蒙毅,然后命人赐死蒙恬。”“蒙恬这时候倒是反应过来了,知道是胡亥动了手脚,骗杀了扶苏,但他这会儿也没办法了,决定先把自己的命保住。”“于是坚持不肯自杀,要求一定要见胡亥一面,但是,即使是大将军,也是双拳难敌四手,蒙恬最后被迫服毒自杀。”“可怜我们的大将军,最后还是不肯怪罪别人,只说是自己挖断了地脉,所以获罪也是难免的。”“而这只是个开始。”“胡亥登基第二年,因为百姓被他折腾的民不聊生,位大臣联合劝谏,被下狱治罪。”“右丞相冯去疾,自杀身亡。”“御史大夫冯劫,自杀身亡。”“左丞相李斯,受尽拷打折磨,俱五刑,夷族,腰斩弃市。”[2]李斯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眼。他看着在箭矢之下逃窜的胡亥,胸腔之中一股愤懑之情油然而生,最后化作一句话——我他妈和你不是一伙的吗?!老子跟着你干活,连命都豁出去了,你居然最后还把我族都给夷了,胡亥你是人吧!?他没忍住,拍了拍正准备加入战局的蒙毅的肩膀:“弓还有吗?给我来一张。”看我不射死你个小瘪!……还是嬴政手底下一个普通干活人的李斯:“……”另一个他,勇气可嘉,就是眼瘸。同为李斯,他很轻易就看穿了为什么未来他会选择胡亥。很简单,扶苏自带班底,蒙家兄弟一文一武,一旦是扶苏上位,朝堂之上恐怕就要没有他李斯的立足之地了。或许还能有一个平稳的晚年,但是他稀罕吗?不稀罕!他要是向往那种普通官宦人家的生活,那他也不会对韩非下狠手。他要的是帝王独一无二的重视,要的是权倾朝野,名满天下!这是扶苏不能给他的。扶苏公子当了二世皇帝,恐怕这位前脚刚坐上皇位,他后脚就得离开宰相的位置,给蒙恬腾地方。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总要找个他用的得心应手的人才行。所以李斯挑了胡亥。这小子充满了一股清澈的愚蠢的味道,胡亥当皇帝,李斯有把握架空他做下一个吕不韦。结果……李斯眼神沉痛。万万没想到啊,胡亥居然不按常理出牌!按理说,他李斯参与了矫诏事件,和胡亥那就是一条船上的人,应该是心腹中的心腹才对——谁家的心腹死得这么廉价啊!这还选啥啊,什么宏图霸业现在都是空,在夷族的威力面前,他李斯只想吃扶苏这个保底!只有被夷族的人才知道平淡晚年的幸福。李斯:还等什么,过会儿天幕一结束就去找陛下,告诉他,他以后就是最忠心扶苏公子的人了!我,李斯,从今天开始就是扶苏公子最忠诚的狗腿子!……李斯心中的千回百转无人能知。而秦始皇他们现如今也不关心他的想法,因为,季驰光开始讲秦末的危机了。秦始皇把手里的弓箭交给侍从,又吩咐人将失血过多晕过去的祸害儿子拖走,扫了一眼蒙毅,蒙毅心领神会,赶紧指挥着郎官们把门窗全开了,清凉的微风吹进来,既带走了宫殿里的血腥味,也让原本浮躁的众人慢慢平静了下来。“秦末的危机,秦朝的灭亡,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首先,人心不稳。”“战国时期,列国皆修史书,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战国策》《左传》和《国语》。”“曾经有一种说法,要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还存在,就要看它的宗庙祭祀是否还在。”“秦灭六国,推倒了六国的宗庙,但是六国的史书还在,只要一读史书,六国遗民永远都会记得自己曾经是哪个国家的人。”“所以,在淳于越博士说了那番忠言后,李斯直接提议焚书,博士本人名垂千古。”淳于越:“……”他直接昏过去了。“秦朝发布焚书令,要求焚烧天下统一前的列国史记和百姓私藏的《诗》《书》及百家语。”[3]“烧毁前者是为了巩固人心,烧毁后者……”“一方面大概是为了警告一直都不太安分的儒家,另一方面大概也是为了避免各种思潮碰撞产生的混乱争端。”“流传在民间的史书和百家书确实都被烧毁了,但是秦朝王宫里仍然有所保存,并不会导致文化的断层和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