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峰小档案
海拔:1865米
所属山脉:黄山
所在国家:中国安徽
对于黄山,许多的文人骚客都留有千古绝唱的铭记,他们或抒情,或纪实,或渲染,或写意。而李白的“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更是寥寥数笔,即将黄山的景与诗人的怀梳理的幽远贴切,让人向往,令人动颜。
地理概貌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为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李白等大诗人在此留下了壮美诗篇。中国十大名山之一。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二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
气候特征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别不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平均温度差仅20c左右。夏季最高气温27c,冬季最低气温-22c,年均气温7。8c,夏季平均温度为25c,冬季平均温度为0c以上。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mm。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
地质形成
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群峰林立,七十二峰素有“三**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天都峰海拔1810米,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一起,雄踞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在第四纪时期,黄山曾先后发生了三次冰期,冰川的搬运、刨蚀和侵蚀作用,在花岗岩体上留下了很多冰川遗迹,形成了遍布黄山的冰川地貌景观。再加上出露地表以后,受到大自然千百万年的天然雕琢,终于形成了今天这样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自然奇观。
黄山奇景
遍布峰壑的黄山松,破石而生,盘结于危岩峭壁之上,挺立于风牙决壑之中,或雄壮挺拔,或婀娜多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看吧,黄山处处有松,奇特的古松,难以胜数。最著名的迎客松,还有卧龙松、探海松、黑虎松、团结松和寄生松等。多少年来,它们抵御风吹雨打,霜剑冰刀,吸取岩石中的点滴水分和营养,迎着阳光稳稳地屹立于峰崖之上。而黄山云流动于千峰万壑之间,或成滔滔云海,浩瀚无际,或与朝霞、落日相映,色彩斑斓,壮美瑰丽。
黄山四景,云海名列榜首,绕过迎客松,就领略到云海的神奇,眼前那座秀丽挺拔的山峰,在缭绕的云雾里时隐时现,时而略显轮廓,时而彰麓引出,时而清晰的近观到那傲然的苍翠,时而又模糊的只剩一片白茫。天柱峰也因陡峭而别具特色,羞涩的只剩下高耸的山尖在嘲弄着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