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长空风行热,大唐将军挥烈血。
十万长路阻归期,八千借兵安世界。
汉有班定远,投笔千里觅封爵。
唐生王玄策,闪耀万国天子节。
男儿何须画凌烟,名入青书刻玉阶。
汉唐天威传万世,寰球人类朝天阙。
贞观长歌,盛唐气象
李世民以盖世武功打下了大唐江山,但他常提醒自己:可以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唐太宗的人生可以分为战神和圣君两个阶段,坐稳了皇位后,他还必须缔造一个和谐盛世,才配得上圣君称号。
事实上,唐太宗接手的摊子比较烂。隋朝虽是一个盛世,但隋末战乱也是一个不亚于南北朝的乱世。不过隋朝完成了人类社会的一次飞跃,它的组织结构体系也适宜于新的文明阶段,唐朝可以继承发扬,从这个角度讲,唐太宗相当幸运。唐朝基本上继承了隋朝的组织结构体系和社会制度,只是做了一些完善并继续发展。唐太宗的压力特别大,所以也干得特别出色,由于年号贞观,所以他在位这二十二年被后世赞为贞观之治。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巅峰级的盛世,隋末乱世又把它打烂了,现在唐太宗要做的并非重新去创造一个新盛世,而是恢复性治疗这个满目疮痍的帝国。如果从数据来看,总户数、总人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所谓的贞观之治远未恢复到隋朝的巅峰。约在开元八年(720)左右的开元盛世,各项统计数据才基本恢复隋朝水平,但问题不能这样看。隋文帝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可惜操之过急,二世而亡。但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前进方向,如果因为一次失败便阻断了前路岂不更令人扼腕叹息?唐太宗在第一次失败后,率领中华民族重拾成功之路,可以说,在隋朝灭亡后的这个时点上,没有贞观之治,中华民族或许会走向其他方向,这也是唐朝的伟大历史功绩。贞观之治是一个不能以经济数据衡量的盛世,后世史评和政论多从务虚角度盛赞这个具有关键意义的盛世,而无论国家组织结构和社会形态发展,唐朝也正处于中华帝国的一个关键转型期,急需一个圣君带好这段路。
后世最欣赏唐太宗的便是他善于纳谏的态度,尤以他和魏征的故事传为佳话。魏征本是瓦岗军人士,后李密战败投唐,任太子洗马,在太子东宫掌管图籍,应该算是建成集团的核心人物。玄武门之变后,建成集团有些人拼死殉忠,也有些投降了,唯独魏征大义凛然。李世民问他:&ldo;你为建成出主意弄我,现在我赢了,你觉得怎么样?&rdo;魏征毫无惧色:&ldo;如果他早听我的主意,你就不会赢了。&rdo;李世民早听说此人才华出众,又见如此铁骨铮铮,知道是个人才,于是收至帐下,登基后重用为谏议大夫,专职忠言直谏,不久升任侍中,掌管门下省。
魏征不仅是唐代,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诤臣。他对唐太宗进谏,从不婉转曲折,也从不察言观色,多次犯言直谏,即便唐太宗已勃然大怒,也毫不退让,到后来唐太宗都对他产生了畏惧心理。有一次唐太宗想在上班时间偷懒到山中去打猎玩儿,行装都已经准备好,但不知怎么就被魏征知道了。结果等了很久也没见唐太宗动身,魏征忍不住去问:&ldo;你怎么还不去打猎?&rdo;唐太宗笑嘻嘻地说:&ldo;不小心被你知道了,一出发就要挨你骂,只好算了。&rdo;还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只番邦进贡来的鹞鹰,非常喜爱,上班时也经常把玩。但玩物丧志,如果被魏征看见肯定又要挨骂,所以只能偷偷玩。不料有一次魏征到办公室来进谏,唐太宗慌忙将鹞鹰藏到怀里。其实魏征已经看见了,就学唐太宗当年便桥之盟,故意长篇大论拖延时间,活活把小鸡儿憋死在怀里。唐太宗虽然很心痛,但也没办法,只好忍气吞声。
魏征是《隋书》的主编,但这并非他的代表作,最具代表性的应数《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等。这些谏言不仅仅切中时弊,直接向唐太宗提出中肯意见,更成为后世明君忠臣一致看齐的标杆。在明代小说《西游记》中,魏征忠于职守,执意要将违背天条的泾河龙王处斩,唐太宗利用皇帝身份拼命求情,还是没用。民间一致认为这种性格非常辟邪,效果不亚于秦叔宝、尉迟敬德的相貌,于是就将他和这两位莽夫一起供成门神。
当然,仅仅纳谏并不能完全体现魏征的治国理念,只是说明他在皇帝面前多么忠直不加掩饰。这种对皇帝行为的约束力,远比几条具体的治国措施更具宏观效益,魏征这样的诤臣从来都不仅仅意味着他本人的个性,而是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皇帝有着一种虚怀若谷的治世仁君风范。有了这样的好皇帝带头,才能广开言路,使君臣上下各施其能,建设和谐盛世。
除了虚心纳谏,唐太宗还非常善于招贤纳士,这可能是他们李家在太原养成的习惯。但习惯只能保持一两代,一个合格的太宗还必须形成机制,以供后世沿用,这便是著名的科举制度。隋朝初步形成了规范的科举,但时间太短,这项影响了人类历史走向的重大制度,应该说还是在唐朝,尤其是在唐太宗手上走向成熟的。
唐太宗曾多次下诏求贤,扩大考试的科目、范围和人数。当然,唐朝仍是一个门阀世族社会。隋朝过于急切地想摆脱这种贵族社会,二世而亡,唐朝正是人类经历了这样一次重大挫折后的重新调整,再次上路。尽管仍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贵族门阀社会,但唐朝发生了一件极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牛李党争。此事在历史书上并未以正面新闻出现,但这恰恰是公共管理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其意义不亚于微积分的创立在数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