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李沁把他们切成梯形块儿,再把短边向长边挤压,做成小饼,这时候就可以加糖槐花的馅儿了。只是,糖槐花是液体,放到里面难免包不住,这时候再加一些炒熟的面粉进去,就不会再淌出来了。
包好之后,所有的收口的朝下,再慢慢把小圆包擀成巴掌大的薄饼,最后放到刷了油的锅里小火慢烙,直到饼坯的两边都变成金黄,差不多一刻钟的时间,就可以出锅了。
从得知大家回来的时候开始弄,等到全部烙完到了齐家的时候,饭菜也都上桌了。
李沁这次的工程量实在是不小,一个人烙了差不多一百个饼,最后全都给了齐大嫂,让她分配。
“瞧你这客气的,不过是举手之劳,哪用得着这样!”齐于氏笑得合不拢嘴。
“小琴的一番心意,你就收下吧!这要是在外面,还吃不着呢!”于老伯从旁道。有了上次一起出山、进山的友谊,于老伯已经和李沁很亲近了。
“那就麻烦小琴了!”齐大嫂点点头,然后把这一拎筐的饼拿出去给大家伙分。一人一个,最后还剩下了好多。
齐老大有了伤,不过不严重,大家便又都喝到了很晚,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了,才一一告别。按说这次于斐和齐老大都受了伤,虽然是轻伤,也是要抚恤一下,多分些东西的。所以这次的东西,大家伙就多划出来了两份,一份给于斐,一份给齐老大。而于斐的,在分完之后,他就都送给齐家了。齐老大想要推拒,最后大家都不同意,这才收下了。
李沁和于斐回家的也有些晚了,葛大叔又有些喝多了,葛大婶扶着他。还好大家都提前把分到的东西送回家了。要不然这样黑的路,即便有灯笼,也是不好走的。
于斐倒是一点都没喝,两人并排在后面走着,享受着夏日的蛙鸣、蝉叫。
“哎呀!”李沁觉得脚上一凉,一看,一个林蛙正好跳到了她的脚背上,被灯笼一照,竟然吓得不敢动了!
再一看,好多林蛙在周围跳跃,可是一看到灯光,就吓得一动不动。
“于斐,你看!”
“它怕光!”于斐知道了!
此时正是林蛙下山的季节,若能照到林蛙,那应该很值钱!林蛙的蛤蟆油是补血益气的珍品,既然有这个条件,为什么不捉呢?
两人走走停停,竟然一路上就捉了三十几只!
回到家后,李沁用布袋把林蛙全都装了进去,然后放到了小溪的水里。
第二天一早,李沁用酱炖了公的林蛙,两人美餐了一顿。
林蛙能跳多高,不超过一尺!于斐说林蛙下山是笨水塘去的,因为要到山下的水塘里面产卵。于是,李沁做了一个一尺宽的长布,等于斐回来之后,俩人便去山下的池塘边支了许多的木棍,然后用线把布都绑在了木棍上。
等到吃完晚饭,又歇了一会儿,两人就下山了,拿着比较亮的灯笼,两人去了之后,果然见好些林蛙跳来跳去,都跳不过那道布,加上两人烛光一照,林蛙立刻老老实实不动弹,这时候就只管往布袋里面捡就可以了。
于斐是猎人,不可能做出竭泽而渔的事,所以李沁做的布条不过一丈长,只能赌注部分的林蛙,其他林蛙从别的方向,仍然是可以进入池塘的。
两人一边走一边照明,一边捡这些一动不动的林蛙,一刻钟的时间就走完了全程,可就这么短的一个距离,两人也捡到了差不多三百只林蛙!
把布袋口扎紧,仍是放到溪水里,就可以休息了。
第二天起早,李沁就把所有的母豹子(母的林蛙)都扒出了蛤蟆油,晚上又继续做林蛙吃。
李沁做的林蛙是酱炖的,把锅里用葱姜蒜爆锅之后,放上一些酱炒香,这时候再放进林蛙,直接炖就可以了。林蛙比之田鸡更干净,因为小的时候总栖息在树上,所以不会有蚂蟥等寄生虫,直接炖一会儿就可以了。当然,里面也可以加点青菜,味道更好。
有了这个办法,两人每晚都下山照林蛙,山里人日落而息,所以两人一直捉了十多天的林蛙,山里愣是没一个人知道。
李沁扒出的蛤蟆油直接晒干,到时候不管是卖给药店还是山货庄都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
林蛙价高,一斤蛤蟆油往往会卖上几两银子,而这半个月,李沁差不多攒了一斤多的蛤蟆油。
天气越来越热,山里人需要兑换山货的频率也在增加。赶上两个月的期限到了,李沁又跟着于老伯出了山。
之前几天,李沁便已经不吃林蛙了,等到了镇上,李沁直接把林蛙都卖给了杯莫停。林蛙价格高,一只母豹子就要上百文,但是一只公狗子(公林蛙)就只能卖到二十文。李沁卖给了杯莫停上百个公狗子,倒也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