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正说清朝三百年txt > 第14章(第1页)

第14章(第1页)

明代宫中,每年用金花银(金花银指赋征米谷折价上交的银两,上供御用)969400多两,现在已充军饷。明代光禄寺(管皇室祭品与膳食的机关)每年送24万两银子给皇宫,康熙便服像现在只送3万余两。明朝每年送给皇宫的炭是1208万斤,现在只用100万斤。明代给皇宫送的木柴2686万多斤,现在只送6000080000斤。明代各宫用的床帐、舆轮、花毯之物,每年花费28200多两,现在这些东西不用了。康熙四十九年(1710),康熙帝说:&ldo;明朝宫内用费高,大兴土木,他们一天的用费够我们用一年。明代宫中脂粉钱达40万两,供应钱几百万两,到世祖登基时已全部废除。明代末年宫女达9000人,内监十万,有的连饭都吃不上。现在宫中才四五百人罢了。&rdo;他对户部官员说:&ldo;国家钱粮理应节省,否则不够用。&rdo;

笼络汉人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是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在封建时代,读书的人很少,但他们有知识有文化,能说会道,在群众中很有影响。统治阶级管理全国,必须依靠他们。清朝是少数民族之一的满族的贵族建立起来的。满族知识分子很少,统治者要想管理好泱泱大中国,不依靠广大的汉人知识分子绝对不行。然而,清廷入关后,虽然随着其军事斗争的节节胜利,抗清斗争逐步被镇压下去,汉族知识分子纷纷向清朝靠拢。然而仍有相当一批汉族知识分子对清朝持反抗或不合作态度。长此以往,清朝将很难长期保持其统治。顺治朝已经对汉人知识分子进行笼络,康熙帝加大了力度,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他的手段主要是抓住汉人知识分子的心理,通过多种手法,冲淡汉人知识分子对清王朝的仇恨心理,使汉人知识分子增强对清朝的好感。具体来说有如下六个方面:

1、祭祀历代帝王。明洪武六年,礼臣请专祀历代帝王中的16位创业之主。顺治二年增祀辽太祖、金太宗、世宗、元太祖、世祖、明太祖,共22位。康熙六十一年,康熙下令,凡曾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外,全部入祀。崇祯帝虽是亡国之君,但没有过失,也应入祀。入祀国君激增到143位。

2、康熙十六年至四十六年康熙六次南巡。六巡期间给大禹、季札(春秋时吴国人)、董仲舒、焦先(三国时魏人)、周敦颐、范仲淹、欧阳修、胡安国(北宋人)、米芾、宗泽、陆秀夫等历代很有影响的汉族贤人题词写匾,颂扬他们。此外他还祭奠大禹陵、明孝陵,祭祀孔庙,唤起汉人知识分子对清朝的好感。

3、利用教育机构和科举对学生和举子灌输程朱理学。令国子监讲程朱理学并刊行宣扬理学的《理性大全》,童试规定要默写充满封建思想的《圣谕广训》,以理学控制汉人知识分子思想。

4、以选官为诱饵。科举考试是选官途径。康熙帝除按惯例举行科举考试外,还在康熙十八年(1679)例外举行由外官推荐举子的博学鸿词科考试。举子多数是隐没于山林的明代遗民,其中一些讲民族气节的汉人知识分子如顾炎武、黄宗羲、魏禧等坚决不参加。傅山不去,被抬到京郊还是不愿进城考试。只143名应试。试题一赋一诗,取中50人为翰林官,其中有名的有朱彝尊、汪琬、汤斌、毛奇龄等。康熙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康熙帝南巡杭州,又例外召试士子。中选者赐白金,赴京录用。

5、修《明史》。修《明史》始于顺治朝,其目的是安慰明朝遗民。该书雍正续修,乾隆朝完成。修《明史》过程也是吸纳汉人知识分子的过程。例如万斯同,初不参加科举,不参与《明史》修撰。但康熙十八年(1679)应徐元文聘请,还是参加了,只是不署衔,不支俸。

6、宴请。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帝于畅春园举行千叟宴,邀请年逾65岁的老人参加,不论满汉,即兴赋诗,给人以满汉融洽和乐的印象。

清世宗雍正帝

师先帝再接再厉屡革新雷厉风行

雍正&ldo;为君难&rdo;玺世宗雍正帝(16781735),全名爱新觉罗&iddot;胤禛,康熙四子。《清史稿&iddot;世宗本纪》上说他&ldo;有异征,天表魁伟,举止端凝。&rdo;为人严酷,作风雷厉风行。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死,二十日胤禛奉康熙帝遗诏即皇帝位,这是《清史稿&iddot;世宗本纪》的说法,但很多学者认为他的皇位是夺来的。当时他45岁,思想成熟,对朝廷内政外交好坏方面的情况已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哪些需继承,哪些需变革也胸有成竹。在位13年间,他继续执行先王正确政策,发扬光大;以往积弊则坚决革除,支持创新。经过13年的励精图治,使清朝各方面在康熙时期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康乾盛世的创建作出了巨大贡献。

继续执行先王统一国家政策,打击分裂活动。康熙帝三征噶尔丹,对统一新疆、青海、西藏、蒙古起了巨大作用。噶尔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于雍正元年支持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纠集20万人进攻西宁反清,雍正命年羹尧、岳钟琪率兵讨伐,大胜,青海完全归入清朝版图。雍正五年派遣策凌为首席代表与俄国签订《布连斯奇条约》,第二年又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划定了中俄边境,稳定了中俄边界局势,促进了中俄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

继续执行先王发展生产的政策。他像前辈君王一样鼓励开荒,兴修水利。康熙六十年至雍正十二年,全国田地从735万顷增至890万顷,疏浚了卫河、淀河、子牙河、永定河。其他水利工程已完成的有直隶营田工程、浙江和江南海塘工程,修建了黄河、运河堤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