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刚刚落山,吴三桂就提前赶往滨江边安置电视的地方,这个地点是白天那个当地人告诉他的。
还没有来到近前,他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一大片开阔的地面,人山人海。
数以千计的人在前方的空地上穿梭往来,更有不少小商小贩混杂其中,或蹲或站,或高声叫卖,或低声讨价还价。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欢笑声、喧闹声。。。。。。各种声音汇聚在一起,俨然一副城镇集市的模样。
人群外围还有有不少衙役在维持秩序,指挥刚刚来到此地人依次进入场地。
没错,现在滨江西岸安放电视的地方,由于前来观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多,已经自发形成了一个集市。
刚开始看电视的人都是周围的村民,人数不多,没出过什么大乱子。
后来随着河边有电视的消息越传越广,前来观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多,人员也越来越复杂,甚至有莱州府的人不远百里前来观看。
这就导致电视前面的空地就不够用了,为了争夺最佳观看位置,打架的场次越来越多,弄的王大县令苦不堪言。
最后在委员会的建议下,王大县令开始着手管理这个场地。
他先是重整场地并进行了扩大,并修建了厕所等配套设施,随后对最佳观看位置进行了编号,然后进行销售,增加县衙收入。
县衙这么做,周围村民肯定不干,这片土地本就是他们村的地盘,结果他们来看电视还要收费,他们当然不同意。
于是聚众来县衙讨说法,最后王大县令同意可以抵扣一些他们的杂税,这才离开县衙。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王大县令发现,这个场地一个月的收入竟然可以抵得上他们整个县一年的税收,着实让他喜出望外。
看来他还是低估了大明百姓对于的喜爱,用龙国人的话来说,就是人民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从古至今都很强烈。
随着温度越来越暖高,天越来越长,赶来看电视的人在空地上待的时间越来越长,于是就滋生了进一步的需求。
就比如吃点什么,喝点什么,有些头脑精明的村民开始拿出自家东西出来售卖,一晚就能卖出好多银钱。
就这样陆陆续续开始有村民摆摊售卖自己的东西,甚至有远在登州府的小商小贩也前来分一杯羹。
人员越聚越多,场地再次不够用了,王大县令只好继续平整场地,增加场地面积,并增加了专门用于摆摊的地方,进行集中化管理。
为了让百姓夜间方便摆摊,他更是向委员会求来路灯,就这样,每天晚上这片空地上就会灯火通明,与河对岸绚丽多彩的凤山镇形成遥相呼应的奇景,一个古代夜市的就此形成。
就在吴三桂愣神之际,突然感觉有人拉了他一下,随后就听到一个声音传来。
“小哥,外地来的吧?滨江夜市不让骑马,你还是下马吧!”
“原来这地方叫滨江夜市。”
看着眼前的人山人海,吴三桂意识到接下来骑马确实不合适,人太多容易惊着马,伤到人就不好了。
低头望去,就见一个老汉站在马下,轻轻抚摸着他身下的马匹,嘴里不停赞叹:“好马,好马啊!登州府我都没见过如此神骏的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