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汉生是什么意思 > 第89章(第1页)

第89章(第1页)

一年中春秋两次社祭是大事,庄户们也一样会凑钱祭祀,然后宴乐终日。作为主家,张家多少也会出些儿薄酒胙肉的。

见丈夫不动了,王家娘子知道他醒了,便说起了家事。

&ldo;你真要让小三去呀?&rdo;

小三是他们的儿子,排行第三,虽然老大、老二都夭折了,但小三的叫法却延续了下来。

&ldo;唉,不去又能做什么?听说,张家这回选人是要伺候客人的,很是重视,还要教这些人读书……&rdo;

王尚英往后一倒,重新躺下了。他也不太想儿子去,小三才十岁,离家在外,他放心不下。可是,他只是个小管事,要给儿子争取个去族学读书的名额,还差得远呢!

&ldo;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恐怕小三就再也没有机会读书识字了……&rdo;

&ldo;可小三还小,一个人在外面……&rdo;

&ldo;也不小了。小三是延熹六年生,现在都十岁了……再说,小三聪明,不会吃亏的……&rdo;

&ldo;那也是,&rdo;王家娘子反而乐观了起来,&ldo;兴许小三能学会一身好本事,没准还真出息了……当初,孔老夫子也夸小三聪明来着,那句话怎么说的,天,天……&rdo;

&ldo;天资聪颖,&rdo;看媳妇着急,王尚英闷声回了句,小三是很聪明,可那个老夫子呀,谁去送腊肉的时候,他不是这么说的,就他媳妇还真信了。

&ldo;我倒不指望他出息,艺多不压身,学会一点儿,是一点儿……将来他接触的人多了,总比在这里种地的机会多些儿。张家也算是善心人家了,不会饿着他的……&rdo;

&ldo;……&rdo;

王家娘子不说话了。王尚英夫妇是河内京县王村人氏,本是中等人家。建宁二年(169年)一场大灾,河东河内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王尚英见机的早,抛弃了田宅,全家逃难,这才保全了性命。他到张家也有三四年了,本人认识几个大字,人又机灵肯干,很快被提拔成管事了。几年下来,对张家也了解一些儿。张家的活计是多了些儿,一年到头不让人有个歇的时候,待人却不刻薄;只要肯出力干活,吃饱穿暖还是不成问题的;真要有病了,还有大夫给治……

在天书的教导下,张昭明白了疫病传播的途径,便对环境卫生极为重视。即便是奴仆得病,也是张家的损失。他在张坞,及张家的农庄里,统一修建了厕所,指定了垃圾点,还想方设法找了些大夫。不过,这年头大夫是很少见的。往往一个农庄里也只有一两个大夫,时灵时不灵的,医治些儿头疼脑热。因为大夫主要任务是防疫,他的医治范围包括了全体庄户。在众人眼里,这自然是难得的善心了。

就在王尚英夫妇小声说话的时后,王小三却早已睡醒了。悄悄穿好了衣服,拿了块面饼,就跑了出去。

孔老夫子的话,王尚英全然不信,也是顺理成章的。说了一辈子谎话的孔老夫子,偶尔说次真话,当然信者少不信者多了。王小三还真是个天资聪颖之人,六岁跟着孔老夫子学了大半年的《诗》,至今还能从头到尾背下来。因此,孔老夫子夸他可都是真心话。此外,孔老夫子还特地给王小三起了个名字,叫做&ldo;王文祥&rdo;。

‐‐‐‐‐‐‐‐‐‐‐‐‐‐‐‐‐‐‐‐‐‐‐‐‐‐‐‐‐‐‐‐‐‐

看着打谷场里乱轰轰的,张涵不易察觉的皱了下眉,动作很轻微。要不怎么说,田国胜会来事。就张涵这么微小的一个动作,张涵都没有留意,田国胜不仅没有忽略掉,还从中琢磨出了张涵的心思。

&ldo;去去去,都去干活,你们待在这儿也是没用,去……&rdo;

顷刻之间,田国胜把大大小小的管事指使的团团转,没有一刻工夫,就把打谷场地清理干净了。闲杂人等,从管事以下,全部都被赶去干活了,余下的杀老弱妇孺也都站在打谷场外。

张涵见此情景,不由有些好笑。

&lso;人才呀,有这本事留在张家当管事,还真是大材小用。若是净身送到宫里去,想必也是十常侍之一了……&rso;

想着这些有的没有的,张涵转过身来。刘文标领人站成了笔直地一排,见他回身,又都挺了下胸膛。

&ldo;稍息!

今天的任务都清楚了吗?&rdo;

&ldo;清楚了!&rdo;

整齐的声音,令打谷场里都是一静。

&ldo;好!从东向西,每人领一队,先按标准选人,然后再进行测试。

去吧!&rdo;

选拔奴婢的标准,张涵已经命人抄写好了,每个负责考核的学子人手一份。

&ldo;无论男女,年龄均要在十到十五岁之间;容貌端正;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口齿清晰,说话流利;在张家生活了两年以上;……&rdo;

满足了这些条件,奴婢就过了第一关。七月份的时候,张涵已经统计过张家的奴仆,有名册在手,不怕有人弄虚作假。这一关的选拔,很简单。每个人走到考核者面前,说上几句话,回答几个问题,学子们按标准判断,合格留下,不合格淘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