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禄不理解梁晓秀为什么买那么多钢笔,他开玩笑说梁晓秀可以开钢笔店卖钢笔了。梁晓秀问了宋福禄一个问题:在法国的华人多数以开中餐馆为生,而在其他领域则没有什么建树,那是为什么?
宋福禄一愣,转而问道:“晓秀,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开中餐馆不好吗?这个问题都不用讨论。中餐馆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地;没有中餐馆我们上哪儿去挣钱?我们能发家致富吗?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谈论了好几年,我以为你早已明白,现在你却又提出了这个问题,你这是干啥呀?是不是又犯糊涂了?”
宋福禄提出了一连串问题,“质问”梁晓秀。他认为,梁晓秀每过一段时间总要胡思乱想一阵,陷入迷茫状态。她的毛病是有钱就爱琢磨事,总想一些不符合实际的东西。她买那么都笔干什么?那些笔能生钱吗?还不如用那些钱多进一些红酒呢。
梁晓秀没有直接回答宋福禄的“质问”,而感慨说,与北美和东南亚的华人相比,欧洲华人的历史短,在政治、经济、学术等领域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北美和东南亚的一部分华人已进入所在国的主流社会,有的成为大学校长、部长、市长、议员,在政界和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有的则在经济领域有所作为,成为所在国的首富或重量级的企业家。这两种情况在欧洲都没有。
宋福禄不喜欢听大道理,他每次听到梁晓秀讲大道理就头疼,于是纠正说:“晓秀,你现在就是法国华人首富,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你有5100万欧元的存款,有一个大饭店,两个分店,在戛纳还有一个大别墅,你还想要什么?”
“我们算作有钱人,这我承认;但是我们的影响力有限,即使在中餐这个行业也没有做出什么突出的贡献。我们还不算成功是人士,所以我们要在一些领域有所作为,得到社会的承认。”
“所以你就买了这么多钢笔,想用钢笔做出贡献?”宋福禄嘲讽说,“你不要忘了你刚来法国时我们穷得丁当响,就像你当时所说的一穷二白,我们甚至都难以生存下去。后来我们开快餐店卖卷饼,再后来我们开餐馆,实实在在赚到了欧洲人的钱。假设没有现在的餐馆,你是不是早就打道回府了?”
梁晓秀不理宋福禄,只顾摆弄她的10支钢笔。
宋福禄走过来,拿起一支钢笔说:“晓秀,你闲着没事摆弄钢笔玩,我就不明白这东西能饭吃吗?”
“这些笔和别的笔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都是写字用的。”
“这是10大名笔,全世界最好的钢笔。”
“再好的钢笔,也是用来写字的,还能有什么其他用处吗?”
宋福禄的“质问”让梁晓秀感到“寒心”,倘若在过去她会立即和他争吵起来;现在她学乖了,轻易不和宋福禄吵架。她想说服宋福禄接受她的观点和看法。
她解释说,她并没有否认中餐馆给他们带来的收益,她只是想在现在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就像宋福禄过去曾说的,把企业做大做强。
宋福禄便问她买那些钢笔,他们就能把企业做大做强?
她说,她以后每天要用那些笔写他们的发展计划,写出一个切实有效的发展计划书。他们这些年只顾开餐馆赚钱,没有沉下来想问题。
宋福禄不理解她的想法,说他们赚的钱都多了,别说是华人,就是老外都没法和他们相比。他现在心里踏实了,安定了,不再为将来的生活发愁了。他还记得他们刚结婚时说过的话:只要他们赚到5000万欧元,他就心满意足,一生都没有任何遗憾了。他那时预测10年后能赚到那个数目,现在看他们只用了6年就赚到了那个数目。他们今后只要按部就班地干下去,我们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所以他们要踏实地干活,不要胡思乱想了。
宋福禄说的话梁晓秀一句都没听进去,她手里拿着两支笔,一支法国卡地亚钢笔,一支意大利奥拉多钢笔,比较两支笔的艺术特色。
宋福禄看梁晓秀没听进去他说的话,便问她是什么时候买的那些钢笔。
“我今天上午去百货商店买的。”
“花了不少钱吧?”
“你猜猜这10支笔一共值多少钱?”
宋福禄拿起一支帕克笔看了看说:“我知道你就喜欢买贵东西,这10支笔还不得1000多欧元呀。”
“你猜错了,”梁晓秀指着宋福禄手里的那支帕克笔说,“你手里拿的那支笔算是便宜的笔,标价2300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