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门口太招风,途中不好认人,她思来想去几天选中这条宣承必经之路想要出口恶气。
他们有备而来,一群人将宣承围住推搡质问。季子辰在人群之外护住井瑶,意欲带她偷摸溜走被董萌挡在面前,她转着手上的戒指轻蔑挑眉,“走什么啊。”
话音未落那头开始叫嚷,宣承先动的手。季子辰一个健步冲上去,两人有视死如归的架势。
董萌选错了。
地点时间统统不对。宣承和季子辰在这里长大,伙伴遍布每栋楼;放学时分大家从各自学校陆续归来,怎可能眼睁睁看他们挨打?两个人到四个人,四个人到八个人,八个人到十个人,半大小子血性当头,家里又都做为民除害维护社会安定的行当,打起架来个顶个硬气。
局势逆转。
他们是硬生生把人打跑的。
还未来得及庆祝,不知谁喊一声“我爸来了”,男孩们立刻做鸟兽状散开。这里的少年们有些神奇,不惧外边邪恶却偏偏怕家中正义,宣承都没说上一声感谢。
两人回家直接被几日未见的宣前进抓个正着——都有明显外伤,宣承谎称他和井瑶闹别扭打了一架。小宣诺在一旁咯咯笑,“你俩羞不羞,都多大了还打架。”
禁闭第一晚,宣承问井瑶,“你不愿意叫哥是吧?”
没什么情绪的提问,似乎只是好奇,结果无所谓。
井瑶摇头。就跟她不愿意叫爸一个道理,因为不是。
宣承也不介意,揉揉她的脑袋,“随你吧。”
习惯一直到现在。
第14章网友相见1
井瑶一眼认出kk。
长发扎成马尾在后脑随风飘荡,圆脸带点婴儿肥,背个双肩包在人行道中间冲她笑。
数日前将新一期视频文稿发于kk,她告知准备趁年假来本市玩,问井瑶方不方便见面。提议跟在工作之后,像是随口一问,绝无强人所难的意味。见光死只适合网络暧昧,她们这种认识几年的“老友”奔现,若一言不合以后不聊闲天便是。井瑶一口应下,对方远道而来,于情于理都该尽地主之谊。
“大瑶瑶,你真和我想的一模一样耶!”kk自见她就在笑,牙齿白白,口音嗲嗲可爱,“你刚才向这边走哦,我就在想一定是你。”
井瑶嘿嘿乐两声。
见面成为拉近距离的催化剂,短短聊天两人交换了几年未曾互通的信息。kk是台湾人,毕业后一直在大陆工作。她本职做对外贸易,摩天大楼里最为普通的一间办公室,标准化办公空间里最为平常的一张办公桌。经常加班,外卖作伴,很少回乡,好在朋友交到许多。她说最开始成立字幕组有很大私心,英文专业对口职位薪水少得可怜,转行是毕业后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她不甘心,因而尝试借助字幕组的机会被发现,希望借助这个跳板去往格子间以外。然而做着做着生活就安定了,她没勇气改变现状,也舍不得遣散群组——毕竟那里集结着一群因为喜欢而坚持的人,一下就到现在。
坦率,诚恳,认真,井瑶对她有十足好感。
得知井瑶在语言学校教课kk羡慕不已,连连赞叹,“你好厉害会讲那么多门外语!怪不得你速度好快,我本来想说你是不是有帮手之类的。好棒哦,以后我们向日漫进发!”
她对字幕组的情感根本无需表述。积年累月所执着的一件事会变成自己的一部分,稍稍触发便会形成机械性条件反射。kk字幕组,可不就是承载kk全部热情和风趣灵魂的存在。
依照导航地图,kk带井瑶进一家酒吧。地处相对安静的步行街尽头,门脸亦无繁琐装潢,入口处只三两人闲散抽烟,怎么看都不像游客必须打卡的网红店。
井瑶随她进去。昏暗灯光下人们成群围桌交谈,室内放着不知名的爵士乐,吧台调酒师手下不停间歇与客人聊几句。点好东西找空桌坐定,kk这才说明来意,“我其实还有个网友要见。”说罢指指空无一人的舞台,“他等下要唱歌。”
“诶?”井瑶兴致大起,“歌手?”
“大概是吧。”kk咧嘴一笑,继而娓娓道来,“我有次翻一个乡村音乐的片子嘛,那里面有讲和弦乐理之类的,我不懂就向朋友请教。他其实也一知半解啦,然后想说把我拉进一个民谣音乐人的群求助。我在里面提问,然后就有人私下加我,我们通电话说事情,他很热心讲话也很有礼貌,总之就有帮到忙。之后我们很常聊天,偶尔会通话啦但没有视讯过,然后……”kk指指舞台,“就来这里咯。”
缘分,妙不可言。
井瑶问,“不怕失望?”
“不会啊。”kk摇头,十足坦诚,“我们蛮聊得来。可人又不是活在网路中,情感怎么可能只有声音文字。如果两个人都有继续发展的想法那见面一定避不开的。”
舞台灯光亮起,齐刷刷上来一支四人乐队。隔得远,井瑶看不太清他们的容貌,见kk伸长脖子目不转睛,问她,“是哪一个?”
“照片的话,有点像前面唱歌那个。”kk拿不准,拉着她起身,“我们往前一点好了。”
舞台正下方四张桌子满员,身后有观众站起来开始吹口哨欢迎演出,她们怕挡视线弯腰沿侧边摸过去。这时走在前面的kk拽拽井瑶,兴奋溢于言表,“就是前面唱歌那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