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拿着信无所适从,太子无奈的道:“去吧,先把信给皇上,听皇上的示下。”那太监只得拿着信走了,明延帝的口谕是解除禁足,带她来见驾,一见晏时玥没来,脸就是一沉。然后小太监战战兢兢的把事情说了,把信呈上。信写的显然十分匆忙,墨迹未干就折起来,打开的时候字迹有些模糊。大意就是:虽然阿耶你无缘无故的骂我,我很伤心很生气,不打算跟你讲和,但是听说有人居然敢拿啥天象糊弄我阿耶,这种事我绝不能容忍,所以就算我们还没讲和,也可以暂时一致对外,你等我收拾了那个糊弄你的东西,再解决我们的事……顺便,就算我们在吵架,阿耶最爱的也只能是我!!明延帝:“……”他体会到了与太子一样的感觉:槽多无口。但是,拿天象糊弄他??明延帝忽然眯起了眼睛。按理来说,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有朋党,有派别,都有可能说假话,但起初,他还真没想过,钦天监敢扯天象的谎。这就好像信菩萨的人,不敢造菩萨的谣一样,这是一种信仰。敢以这种事情来造谣,就是做好了押上全家性命的准备,一般而言,没有人豁出去一切,只为了说出这么一个并非举足轻重的谎言。但她这么毫不犹豫的指证这是“糊弄”,倒是叫他意外了。明延帝立刻叫了影卫,去查那个太史令。然后就在御书房等着太子回禀。太子和明延帝之间,这点默契还是有的,所以,虽然太子回宫已经很晚了,仍是过来见驾了。明延帝见到太子时,太子满脸都是三观被打碎的茫然。当时晏时玥叫人取了个千里眼过来,针对天体运行种种,给他上了半晚上的课。于是太子知道了,这些星星,都有自己的“运行轨迹”,就是一种固定的路,例如北斗七星就是绕着北辰星转,是一个固定路线,是不会发生某一天晚上,这个星星找那个星星串个门儿这种事的。也所以,所谓的“辅星侵北辰”完全就是无稽之谈。顺便“荧惑守心”、“三星连一”、“流星陨落”,包括“天狗吃月亮”种种,也都只是某种自然现象,例如荧惑,也就是赤星,一般每十五年到十七年会有一次大接近,这些都是可以预测的。太子记心甚好,基本上晏时玥说的,他全都倒给了明延帝。明延帝听到一半儿,来了兴致,叫人取了千里镜来,与太子一起去高楼观星了。还别说,伴随着讲解观星更香呢!已经被晏时玥荼毒了半晚上,找不准还要被嫌弃,这辈子都不想再看星星的太子……心情有些复杂。他心说明延帝和晏时玥是亲父女,绝对亲的,不管是那个生了气提都不让提的狗脾气,还是这个心血来潮说风就是雨的劲儿,真的是一样一样的。只是在认识晏时玥之前,他真的从没发现,明延帝还有这一面。早朝时,文武百官继续叨逼叨,“辅星侵北辰”之事继续发酵,无数文臣涕泪交流的请求皇上饶恕福晏公主,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是他亲娘。明延帝一夜没睡,却精神颇佳,看这些人时,心情格外超然。最终他只道:“此事朕自有主张,诸位卿家也不必忧心,福晏是朕之爱女,大晏之福,对她妄加揣测之前,先思量思量你有没有受过她的恩惠再说!”谁没受过福晏公主的恩惠?别的不说,你家孩子种不种痘?大家倒也没多想,只当是明延帝态度软化了,自然暂时偃旗息鼓。然后,这一天,接连出了三件事。道不与星说就在都城沸沸扬扬之时,丁小眼悄悄进宫,把许问渠跟明延帝“借”了出来。用到状元郎,意昧着,福晏公主又要搞事情了!许问渠到的时候,旁边是黑着脸的四皇子。四皇子听说了她的“福娘娘天文课堂”之后,特意跑过来听课,听完之后,主动要求帮她写序,被她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晏时玥已经画好了不少天体运行图,把她知道的全画了。她准备印一本书,她自己设计了一个封面,叫“星星对你说”,乍一看特别文艺,然后下头一句小字:“关我屁事,别有事没事拉我下水!”许问渠一看之下,就不由的扶额。天文学对古人的冲击,不是一般的大,许问渠花了半个时辰,接受了这个理论,然后毫不犹豫的否决了这个封面。虽然很爽,但是,咋说呢,此乃神兵利器,应该掌握在上位者手中,善加利用,将有神效。许问渠一解释,晏时玥也明白了。相比之下,身为皇子,却对此抱着科研态度的四皇子,政治敏感度还不如许问渠。果然此四爷非彼四爷啊!所以,大家商量之下,名字改成了晏时玥风格的“道不与星说”。然后序也随之改了,大意就是天上星宿有自己的道路,自己的“道”,“天道”通常不会用改变星宿之“道”的方式示警,做人只需谨守天道,忠君报国,天道自然知之,不必因为天上星宿之事猜疑君主等等,同时严厉谴责了那些假星宿之名生事之人……虽然在晏时玥看来,这一篇写的略文绉,但四皇子看了,却是拍案叫绝,道:“不愧是许六元。”也就是说这个写的不错了。然后晏时玥再次铺下纸,跟他道:“还要写一个,就是我准备借这件事,卖卖千里眼,短短的就行,我要贴在店门前。”卖千里眼,是她上次从磐石关回来时就打算的事情,不只千里眼,她还准备卖放大镜和老花镜,老花镜要按度数配,暂时放一放,可以先卖那种拿在手里的小放大镜。她已经叫人做出来一批,正想着找个机会开卖,如今,这不就是一个大好机会?连四皇子都有些无语,道:“你可真是会见缝插针。”许问渠毫不意外,一挥而就。然后他拿着画好的“道不与星说”回去见驾。晏时玥把昨天写好的信给他,叫他帮忙捎回去。四皇子和许问渠就一起回去了。明延帝细看了一遍,点了点头,就直接交给四皇子,叫他召集人手,尽快刊印。然后许问渠把晏时玥的信送上。明延帝接过来,且不看,压在手边,问许问渠:“你倒是猜猜,玥儿在这封信里,会写什么?”许问渠咳道:“臣斗胆猜,应该不是认错吧?”呵,她当然不会认错!她觉得自己一点错都没有!她还想逼着朕认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