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之后,守军这才走了出来,站在门口大声喝道:&ldo;大帅有令,朝奉郎张宪觐见!&rdo;
张宪细心的整理了一下衣服,回头命仆人们在外面候着,便大步的走进帅帐大门。门内自然有专门的亲卫引路。
进了内堂,引路的便换成了侍女,张宪赶紧低下了脑袋,只是跟着侍女的脚步前行,丝毫不敢往侍女脸上身上看去。走了约莫半柱香功夫,侍女便领着张宪来到书房门口,开口道:&ldo;大人稍候,容婢子进去通禀一声。&rdo;
张宪赶紧作揖道:&ldo;有劳尊使!&rdo;然后便停住了脚步。只听到书房内算盘声响成一遍,心里便暗暗说道:&ldo;人人都说做官好,做高官更好。却没想到官越高事越忙,像宣帅这样的,官职够高了吧!一大早忙成这样。&rdo;
少顷之后,一个五大三粗的亲卫走了出来,开口喝道:&ldo;张宪可在?&rdo;
张宪赶紧站了出来,开口道:&ldo;下官在此!&rdo;
亲卫朝着张宪上下打量了几眼,又走了过来,在张宪身上仔仔细细的搜查了一遍,没发现什么利器,便开口道:&ldo;进去吧!&rdo;
张宪赶紧把被亲卫弄乱的衣服重新整理好,又朝亲卫行了个礼,这才提着袍子迈过门槛走了进去。
书房内,靠窗子的那一边摆了六七张桌子,桌子上堆着厚厚的文书。六七个官员模样的人正在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仔细计算着军饷、粮草、器械之类的问题。
书房的另一头,摆着一张宽大的太师椅。一个黑粗的大胖子正躺在太师椅上,眯着眼睛享受。旁边的杌几上,堆着一盘盘的水果、糕点。太师椅前后,各有一位漂亮的丫鬟正在给黑胖子捏肩捶腿。旁边另有漂亮丫鬟不时得从杌几上拿起水果糕点,塞入黑胖子嘴中。
张宪这才瞥了一眼,便赶紧低下头来,快步走到黑胖子面前,双膝跪下,开口道:&ldo;下官张宪拜见宣帅。&rdo;按礼节张宪身为文官,本不用下跪,不过谁叫这里没有外人呢?反正也没人会传出去,拍马屁的机会难得。
童贯&ldo;嗯&ldo;了一声,挥了挥手,旁边伺候的侍女便知趣的退了下去,叉着手贴墙站好。待到众侍女下去,童贯这才睁开眼睛,坐直了身子,右手虚抬了一下,对着地上跪着的张宪开口道:&ldo;张大人请起!何事求见本官?&rdo;
张宪闻言便站了起来,又打了一躬,却不敢再伸直身子,顺势低头开口道:&ldo;承蒙宣帅青眼,亲点下官出使辽国。临行之前,特来恭聆宣帅训示!&rdo;
童贯看着张宪恭恭敬敬的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却没有开口让他收礼。站了起来,在太师椅前踱了几步,然后转头开口道:&ldo;张大人也是久经官场的老人,规矩都懂,不需要本官再叮嘱。只是此次出使,却不比寻常。有两件事张大人一定要牢记!你此次出使,名为问责耶律淳篡位自立。面对辽国君臣,只可用刚,不可用柔,万不可胆怯丢了朝廷脸面。&rdo;
张宪便开口道:&rdo;下官不敢!此次出使,定当不会给朝廷丢脸。&rdo;
童贯点了点头,开口道:&ldo;此外,顺便劝降辽国君臣,亦不可因贪图招降之功而用柔,若因此丢了朝廷脸面,事成亦斩!招降之事能成自然最好,倘若不能,又复如何?本官亲率大军北上,亲手收复燕云十六州。&rdo;
张宪听得&rdo;事成亦斩&ldo;四字,身子不由得抖了一下,赶紧便开口道:&ldo;下官谨记!&rdo;
童贯点了点头,继续开口道:&ldo;所谓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所谓德,便是民心。此次出使路上,倘有辽地民众来投,只可用柔,不可用刚。凡是前来投递降表的,一律好言抚慰。&rdo;想了想,童贯又接着开口道:&ldo;本帅再给你一叠九品文官告身,以做笼络辽地民众之用,至于该给哪些人,你可自己裁量。&rdo;
张宪闻言大喜,赶紧磕头谢过,这哪里是一叠叠告身,这是一箱箱金银珠宝啊!
童贯摆了摆手,继续开口道:&ldo;总之记住,对辽国君臣,只可用刚,不可用柔。对辽地百姓,只可用柔,不可用刚!&rdo;
张宪便开口道:&ldo;大帅训示,下官谨记在心!&rdo;
童贯便又坐回了椅子,挥了挥手,开口道:&ldo;你且下去吧!出使所用的文书仪仗,自有人带你去领取。&rdo;
张宪赶紧磕头道:&ldo;下官告退!&rdo;然后倒退着走出房门。出了门口,自然有人领他去取用出使所用的文书、仪仗。
第12章死一个使者,换一个开战借口
这边厢张宪正在恭聆童贯的训示,那边厢赵良嗣刚好也来到了帅帐门口求见童贯。
昨日献计之时,有些话无法当着众将的面说清楚。紧接着又是一场大宴,赵良嗣身为童贯身边的红人,自然到处被人奉承敬酒,一场酒下来喝了个酩酊大醉,更没法说了。今早酒醒之后,赵良嗣这才火急火燎的往帅帐赶来,万不可误了灭辽的大事。
身份地位不一样,待遇自然也不一样。能在帅帐门口担任守军的都是底层武官,少说也得是翊卫郎这种级别,消息灵通的很,自然知道如今赵良嗣赵先生乃大帅麾下第一得宠的红人。远远的见到赵良嗣走了过来,守军急忙小跑着迎了几步,点头哈腰的开口道:&ldo;赵大人可是要求见大帅?&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