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时,阖眼见她。
转动经筒时,耳畔笑语是她。
静坐、修炼、抄写经文,无处不是她。
丹鞅嘉措的十岁到二十岁,近乎是被囚禁于万相灵宫,却因这突如其来的联系,看见了另一个人的生活。
在姜昭毫无察觉的时候,一个远在西域的少年佛子无声无息地,接纳了命运里的馈赠,将她当做了孤寂生涯里的唯一救赎。
人生在世,又有多少个十年。
春花秋月,岁月等闲。姜昭于这佛子而言,早已是生命里的一部分。
丹鞅嘉措被诸多思绪乱了心神,索性取出纸笔,静心抄写经文,试图借此让自己平静下来。
此时的佛子尚且不知,他虽身处佛堂,却早已心落红尘。
本该五蕴皆空的佛陀,若将一人放置于心,那他是否已然不再是佛?
秀色若珪璋的人间佛子,提笔写下“照见五蕴皆空”,却在不经意颤了颤笔尖。
一滴浓墨,在纸上晕染开,竟再看不清“空”字。
第42章该看的不该看的
这已经是第七日了。
姜昭百无聊赖地看着这个隽秀和尚,又滚动着念珠开始静坐。
经过这些日子的观察,姜昭发觉这梦境里所呈现出的一切习俗衣着,以及语言,都并非是中原有的,反倒像是她曾经看的那本《西域六记》里所言的藏家风俗。
除此之外,她的十米视野范围是以这个和尚为中心而改变的,最初意识到这一点时,她还想着能够多瞧些不一样的风貌。
可谁能料到,这和尚的生活竟然能够如此乏味!
日日夜夜只是打坐、诵经、抄书、沐浴、用膳,枯燥得千篇一律,姜昭如今闭着眼都可以说出他在哪个时辰做着什么样的事儿。
洛阳城最能找乐子的淮城长公主,何曾受过这等的无聊?
偏这乏味的梦境如何也醒不来,天天只能盯着个和尚看来看去,头几天被这新鲜的容貌勾了魂儿,还能耐着性子多看看,但再新鲜的东西也经不住长时间的看着不是?
只能看着还摸不着,这会儿新鲜感看没了,姜昭就烦了。
何况看见这和尚总能叫她想起止妄那厮,姜昭就更烦了。
这会儿和尚正用着藏语诵着不知道什么玩意儿的经文。姜昭听他念经总是有些恍然,他的声音有些低,却清越柔和,与记忆里的另一道声音缓缓重合。
姜昭疑惑至极,怎么他的声音和止妄和尚的声音会这般相似?
不过做梦本就是很没道理的一件事,认真了就是在犯蠢,故而姜昭也没深思。
这和尚念经时素来全神贯注,哪怕殿外头有些许动静传来,也是全然不顾的。
姜昭看了看佛殿的铜壶滴漏,大约是午膳的时间,便猜想是那个魁梧大汉要来送膳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