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问赵弘殷:&ldo;这世道变来换去的,什么时候才有个终结?&rdo;
赵弘殷回答妻子道:&ldo;夫人不知道,为夫又焉能知晓?&rdo;
亏得赵弘殷还算是个较稳重的人,没有参与到朝代更换的变乱中去,不然,赵家的光景就实难预料了。
朝代更换了,赵弘殷的职位依旧,由后唐的指挥使变成了后晋的指挥使。只是后晋的都城在汴梁,赵弘殷只得举家离开洛阳。这时候,赵匡胤已经十岁了。
赵家迁到汴梁之后,生活还算安定。赵弘殷便对杜氏言道:&ldo;我想找个先生让胤儿继续念书。&rdo;
杜氏没有意见,但赵匡胤有意见。赵匡胤对杜氏言道:&ldo;娘,孩儿不想念书,孩儿想学骑马射箭!&rdo;
杜氏连哄带劝道:&ldo;胤儿,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就叫你爹教你骑马射箭。&rdo;
没奈何,赵匡胤又一次地被父亲牵着手领到一位教书先生的家里去了。赵弘殷警告儿子道:&ldo;你要是再不好好念书,再胡乱惹事,我就揍死你!&rdo;
赵匡胤笑着回道:&ldo;你要是揍死我,你就没有儿子了!&rdo;说得赵弘殷两眼直发愣。
这回的教书先生姓辛,名文悦,比洛阳的那个陈学究要年轻许多。据说,辛文悦曾参加过进士考试,而且差一点就考中了。不知为什么,赵匡胤一见到辛文悦,便有一种亲切感。而辛文悦见到赵匡胤,也很是喜欢。辛文悦对赵弘殷言道:&ldo;贵公子日后定当大富大贵!&rdo;
赵弘殷勉强笑道:&ldo;我儿若能在先生处多认识几个字,我也就心满意足了!&rdo;
赵匡胤接话道:&ldo;爹请放宽心,孩儿一定会好好学习的。&rdo;
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赵匡胤虽然对辛文悦颇有好感,但当辛文悦慢条斯理地讲授《四书》、《五经》的时候,他依然是心不在焉的,甚至还会趴在书桌上打盹。
◎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辛文悦问赵匡胤道:&ldo;你天资聪慧,为何对读书不感兴趣?&rdo;赵匡胤回答得很干脆:&ldo;读书无用!&rdo;
&ldo;那么,&rdo;辛文悦继续问道,&ldo;你以为何物有用?&rdo;
赵匡胤不假思索地言道:&ldo;骑马,射箭,舞刀,弄枪!&rdo;
&ldo;好!&rdo;辛文悦重重地点了点头,&ldo;我就满足你的愿望。&rdo;
辛文悦自己并不懂武艺,但他有位江湖朋友却颇通武艺,尤其擅长骑马射箭。从此,只要那位江湖朋友在家,辛文悦便把赵匡胤领去习武。那位江湖朋友也很喜欢赵匡胤,于是就将一身武艺倾囊传授。这样,赵匡胤在汴梁便有了两位老师,辛文悦教他习文,那位江湖好汉教他习武。赵匡胤本对习文不感兴趣,可自从习武之后,他对读书的兴趣也日益浓厚起来。
赵弘殷并不知道赵匡胤习武一事,但见儿子的功课越来越上进,心中很是高兴,于是就常常叫儿子带些吃的用的东西给辛文悦以示感谢。杜氏也欢喜异常地对丈夫言道:&ldo;胤儿长大了,真的懂事了!&rdo;
懂事了的赵匡胤进步很快,尤其是在武艺方面。十八般兵器,他几乎都能耍弄一番,特别是马上射箭功夫,简直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有一回,他骑在马上,一箭射出,竟然将百步之外的一枚悬于树枝上的铜钱射飞。惊得那江湖好汉半天没说出一个字来。事后,江湖好汉找到辛文悦言道:&ldo;那枚铜钱,那么远的距离,甭说是在马上了,就是立于地面,我也未必有把握射中啊!&rdo;
赵匡胤在读书上的进步虽然没有在习武上的进步快,但成绩也不差。有一次,赵弘殷夫妇与儿子在一起吃饭,吃饭的当口,赵弘殷抹了一下嘴唇言道:&ldo;胤儿,你跟着辛先生已读了一年多的书了,今日我来考考你,如何?&rdo;
因为赵弘殷没什么学识,所以杜氏就十分惊讶地望着丈夫问道:&ldo;你,想考考胤儿?&rdo;
&ldo;当然。&rdo;赵弘殷从怀中摸出一张纸来,&ldo;我考题都准备好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