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明朝北京城的四个组成部分 > 第5章(第1页)

第5章(第1页)

朱能地下犹护主(2)

建文皇帝得到耿炳文战败的消息后,召其回京,改任李景隆为大将军。李景隆虽然是名将李文忠的后人,但自幼娇生惯养,只会纸上谈兵,没有真本领。九月,李景隆进至德州,收集溃散兵卒,调集各路军队,号称50万,进抵河间府。此时江阴侯吴高奉建文皇帝命令,率兵从辽东南下进攻永平。朱棣为争取战略上的优势,不理睬李景隆,而是亲率大军回援,朱能跟随前往,赶走吴高,杀获很多。随后,朱棣又兵指大宁,控制了宁王朱权,把宁王手下精锐的朵颜三卫军士收归己有。  李景隆听说朱棣主力离开北平,于是率兵过卢沟桥,抵北平城下。朱棣长子朱高炽在姚广孝的帮助下,拼死守卫。李景隆号令不严,指挥失当,几次攻城,都被击退。南军都督瞿能曾经率千余精骑,杀入张掖门,但后援迟迟不至。李景隆贪功,命令瞿能停止前进,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错过了时机。燕军乘机休整,连夜往城墙上泼水,天冷结冰,待到次日,南军再也无法攀城进攻了。  十一月,朱棣带兵回师至北平郊外,在郑村与李景隆军遭遇,朱能大败南军。又进攻南军大营,再获胜利。北平城中军队也乘机出击内外夹攻,南军不敌,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德州。  建文帝为大臣所蒙蔽,反而奖励了李景隆。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会同郭英、吴杰等集合兵将60万众,号称百万。朱棣命令张玉、朱能等率军十余万迎战,首先占据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北),三日后南军才赶到。战斗打得十分激烈,燕军一度受挫。但南军政令不一,不能乘机扩大战果。燕军利用有利时机,力挫南军主将,朱能作为前锋,首先击败南军都指挥平安部。次日,朱能又率领左哨军,连续冲破南军营栅,并跟踪追至德州。五月,李景隆从德州逃到济南。朱棣率燕军尾追不舍。南军在平安的率领下于济南城外的铧山居高临下摆开阵势。朱能派奇兵绕道南军背后,突然袭击,取得胜利,收降万余人。济南在都督盛庸和山东布政使铁铉的死守下才得以保住。朱棣围攻济南三月未下,遂回撤北平。  建文二年(1400年)九月,建文帝改用盛庸率兵北伐。十月,至沧州,为燕军所败。十二月,燕军进至山东临清、馆陶、大名、汶上、济宁一带。盛庸率南军于东昌(今山东聊城),严阵以待。燕军屡胜轻敌,被南军打败,大将张玉死于战阵,朱棣自己也被包围,朱能率小股部队殊死迎战,保护朱棣冲出重围。东昌战役是双方交战以来,南军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由于建文皇帝不愿意承担杀死叔父的罪名,致使南军不敢致朱棣于死地,朱棣才得以逃跑,朱能也因此立下救主大功,晋升都指挥同知。  东昌大战后,朱能又于建文三年(1401年)跟随朱棣参加了夹河战役。此战中,燕军大将谭渊战死,先败了一阵,朱能领兵赶到,获胜,军威复振。朱能进而又在藁城三次击败南军,追杀到真定,进而攻占彰德、定州。又袭破西水寨,打败驻守衡水的南军。活捉指挥贾荣。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军进入山东,朱能绕过守卫严密的济南,攻克东阿、东平,尽破汶上诸寨,进至淝河。朱能在淝河设伏兵,大败十余万南军。四月,燕军进抵宿州,与跟踪袭击的南军大战于齐眉山(今安徽灵璧县境),燕军大败。燕军夺得的城池虽多,但往往得而复失,不能巩固。此战失利后,燕军士气低落,很多将领建议撤军。朱能劝阻朱棣说:&ldo;兵家胜败是常事,怎能因为一时的小挫折就气馁呢?当年刘邦屡战屡败,项羽屡战屡胜,可最终的胜利者是刘邦。殿下您举兵以来获胜很多,此次失败不足多虑。还是应该以江山社稷为重。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只能整兵前进,怎么可能撤回继续作臣子呢?&rdo;朱棣同意,整兵进攻灵璧。在这次决战的关键时刻,建文帝受一些臣僚建议的影响,把徐辉祖所率领的军队调回南京,削弱了前线的军事力量,南军粮道又为燕军所阻截,燕军抓住时机,大败南军于灵璧。此战中,南军合兵60万依潼山而阵。朱能率李远等从四面展开合击,大败南将平安的银牌军。南军都督陈晖来援救,再遭败绩。南军投降者达十余万众,陈晖等南军将领30多人被俘。

朱能地下犹护主(3)

此时,朱棣已经获悉南京城空虚的情报,于是决定不再和南军主力纠缠,而是从南军防守薄弱的泗州为突破口,渡过淮河,攻克盱眙,下扬州,自瓜洲强渡长江,直取南京。六月十三日进抵金川门,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开门迎降。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  靖难诸将中,张玉和朱能最为重要。张玉在东昌战死,朱能成为第一功臣。论功封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成国公。永乐二年(1404年),兼太子太傅。  安南国黎苍在明初夺取了国王陈氏的王位,并于永乐元年(1403年)骗取了朱棣的册封。后来陈氏子孙到明朝鸣冤,朱棣派人前去核查并送陈氏后人回国继承王位,不料被黎苍伏兵所杀。朱棣大怒,决定出兵讨伐。  永乐四年(1406年)七月,朱能被任命为总兵,征夷大将军,率兵80万讨伐安南。大军进至广西龙州,朱能因病于十月初二日去世,年仅37岁。朱棣听说后非常痛苦,下令停止上朝五天,表示哀悼,并亲自撰写了祭文。下令葬于昌平州北泽山(今属怀柔)。后来又追封为东平郡王,谥武烈,并赠上三代均为王爵。仁宗继位,下令将朱能作为配祭人,立牌位于成祖的太庙中,享受后人的祭祀。  北泽山地处龙尾,朱能陵墓与成祖的长陵大约同时修建,暗含有在地下继续为朱家天下守卫的含义。  成国公的爵位可以世袭。在世袭的子孙当中,最出名的是朱勇。  朱勇(1391‐1449年),字惟真,永乐五年(1407年)袭成国公。后掌都督府事,留守南京。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跟随朱棣北征蒙古。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叛乱,朱勇跟随宣宗出兵讨伐。大军出城后,朱勇建议兵贵神速,应全速前进。宣宗采纳,大军直抵叛军盘踞的青州城下。朱高煦慑于威势,出城投降。宣德三年(1428年),朱勇进封太子太保,主管明朝的中央军‐‐京营。以后宣宗每次到边境巡视,朱勇都跟随前往。  1435年,英宗即位。次年正统元年,命朱勇主持经筵‐‐皇帝定期学习古代治国方略的一种形式。正统九年(1444年),朱勇统兵出喜峰口北进,在富峪川、热水川两次击败蒙古军队,进封太保。  英宗时期,明朝的军事实力下降很多,军政腐败日渐严重。相反,北方的蒙古瓦剌部却日渐强大起来。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农历七月,瓦剌部在大汗也先的率领下,兵分四路大举进犯。也先亲自率领瓦剌主力部队向大同一带进军,企图首先攻占大同,然后进逼北京。驻守大同的明朝军队拼死抵抗,但连战连败,消息传到北京后,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决定效仿祖先,御驾亲征。  七月十六日,朱祁镇带领文武大臣,贸然起用50万大军亲征,从北京、宣府浩浩荡荡向大同挺进。八月,朱祁镇来到大同。王振本来以为只要显示一下兵威,瓦剌就会退走。等亲信郭敬把吃败仗的经过一说,王振吓得丧魂落魄,赶紧劝说英宗率师回京。结果,朱祁镇和50万明军只在大同停留了3天,没与瓦剌军队交火一次就离开了大同。  王振是蔚州人,想让大军绕经蔚州,从紫荆关回北京,顺便邀请皇帝光临他的家乡,抖抖自己的威风。明军大队人马进入蔚州境内后,王振又一考虑,这么多兵马来到他的家乡,必然会糟踏他的家园,破费他一大笔财产。于是,他又改变了主意,让朱祁镇从来时的宣府旧路撤退。朱祁镇听任他的摆布,绕道再返回旧路,结果,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给瓦剌军队造成追击的好机会。朱祁镇带领明军回到宣府旧路后,果然被瓦剌军队赶上。明军慌忙应战,结果一触即溃。朱勇和永顺伯薛绶提兵四万前去救援。与瓦剌军队相遇于鹞儿岭(今河北涿鹿西北)。监军刘僧不了解地形,在大军阵势没有摆开之前就贸然率部突入隘口。朱勇担心刘僧出事,挥兵跟进,结果中了瓦剌军事先设下的埋伏,大败,朱勇战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