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冯骥才是谁写的 > 第30章(第2页)

第30章(第2页)

谈到运用,就应当强调:切莫为了制造某种戏剧性冲突,或是取悦于人的廉价效果,硬造出这只眼睛来。它决不像侦探小说中某一个关键性的疑点和线索。小说的眼睛是从大量生活的素材积累中提炼出来的,是作家消化了素材、融合了感情后的产物,它为了使作品在给人以新颖的艺术享受的同时,使人物得以充分的开掘,将生活表现得深刻而又富于魅力。它是生活的发现,又是艺术的发现。

当然,并非每篇小说都能有一只神采焕发的眼睛。就像思念故乡的可怜的小万卡最后在信封上写:&ldo;乡下。我的祖父收。&rdo;或像《麦琪的礼物》中的表链与发梳,或像《药》结尾那夏瑜坟上的花圈那样。

小说的眼睛就像人的眼睛。

它忽闪忽闪,表情丰富。它也许要明白地告诉你什么,也许要你自己去猜。它是幽深的、多层次的,吸引着你层层深入,决不会一下子叫你了解明白。

这,就是小说眼睛最迷人之处。

还有一种闭眼的小说是否所有的小说都可以找到这只眼睛?

许多小说充满动人的细节、情节、对话、画面,却不一定可以找出这只眼睛来。

因为有些作品它不是由前边所说的那种固定的、明确的眼睛来结构小说的。例如《祥林嫂》中,祥林嫂结婚撞破脑袋,阿毛被狼叼去,鲁四爷不叫她端供品……它是由这几个关键性情节支撑起来的,缺一不可。那种内心独白或情节淡化、散文化、日记体的小说,它的眼睛往往化成了一种诗情、一种感受、一种情绪、一种基调,作家借以牢牢把握全篇的结构。甚至连每一个词汇的分寸,也都要受它的制约。小说的眼睛便躲藏在这一片动人的诗情或感觉的后面。如果小说任何一个细节,一段文字,离开这情绪、感觉、基调,都会成为败笔。

还有一种小说,明明有眼睛,却要由读者画上去。这是那种意念(或称哲理)小说。作家把哲理深藏在故事里,它展开的故事情节,是作为向导引你去寻找。就像一个闭着眼说话的人,你看不见他的眼珠,却一样能够猜到他的性格和心思。这是一种闭眼小说。手段高明的作者总是把你吸引到故事里去,并设法促使你从中悟出道理(或称哲理)。《聊斋》中许多小说都是这样的。如果作者低能,生怕读者不解其意,急得把眼睛睁开,直说出道理来,那就索然无味了。这个眼睛就成了无用的废物。

前边说,小说需要那样的眼睛,这里又说小说不需要这样的眼睛。两者是一个意思,都是为了使小说更接近或成为艺术品,更富于艺术魅力。

8傲徕峰的启示‐‐‐观察生活要有新角度

我早就耳闻泰山有座奇峰,人称傲徕峰,颇能入画。传说,在去之已矣的遥远年代,有位名叫傲徕的神仙,天性孤傲;世上几乎没有一件能值得他瞥一眼的东西。

一次他偶过泰山脚下,见到泰山这般巍峨壮观,颇不服气,遂立地化做一座百丈高山,但仅仅齐到泰山腰处,于是他口中念一声:&ldo;长!&rdo;又长高100丈,却仍在泰山腰下。他不觉大怒,连喝两声:&ldo;长!长!&rdo;又长高200丈,不过略过泰山的肚脐儿而已。此刻他力气用尽,不能长高,也不能行动,只有呆在这里。千万年来,眼巴巴瞧着泰山安然稳重地耸立在自己面前,无可奈何,但他那股傲岸的气焰犹存。

凡到泰山作画的人,都要看看傲徕峰,从这妒贤嫉能、过分自负的象征物上,领略些山峰险峻峭拔之势。

头次登泰山,我就记着这件事,非要看看它不可。我由南路上山,走了一程,方知它在西路上,与五贤祠、冯玉祥墓、长寿桥、扇子崖等处于一线。

看来只有从岱顶返回来以后再去看它了!

攀至南天门,我爬上天门左边一个浑圆光洁、寸糙不生的山头,俯瞰山下景物时,远远看见有座极其瘦峭的山峰沉在下边。山民说,这就是傲徕峰。

这可使我大失所望!看上去,它不过是一块巨大的石头而已,瘦棱棱地戳立在谷底;又好像从谷底升起的一股灰紫色的烟缕,升得不高便凝固了,成了这副窝窝囊囊的模样。它丝毫不像传说中那样子,也激不起我画画的兴趣和欲望来!

伫立泰山之巅,环顾四外,大地上还有什么能超过泰山的?只有头顶上空洞无垠的天空,轻飘飘的云彩和朝起暮落的太阳吧!鸟儿都不敢飞上来!

傲徕峰,不过像巨人脚边一个矮小而不起色的侏儒罢了,算了吧!傲徕峰,你不过徒有虚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