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哲伸手捏了捏成才的脸:&ldo;你的代号小生都帮你想好了,就叫酒窝,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方法,再贴切不过了。&rdo;
成才对此并不响应,吴哲有点失望,手上加了力道扯成才的脸颊:&ldo;来来来,给小生笑一个,把你的招牌亮出来。&rdo;
成才无奈的笑了一下,吴哲黯然:&ldo;不开心就不要笑,是我强人所难了。你是不是觉得我很烦?&rdo;
&ldo;不是,&rdo;成才看吴哲满脸受挫,连忙解释:&ldo;训练紧张的,不是因为你。&rdo;
蔫头蔫脑的吴哲突然满血复活:&ldo;逗你呢,成才,你要多笑,有助于增加亲和力,可以帮助你更快的融入集体,本来呢,拉近和烂人的关系是最优方案,但是我知道你不想对着烂人,这个太为难你了。不过菜刀人不错,你们又都喜欢枪,有共同语言,你可以和他多接触接触,消除一下他对你的误会,你和大家自然就能相处好了。&rdo;
在三中队,成才感受到的氛围并不友好,毕竟临阵退缩算是一种&ldo;前科&rdo;,植入了不信任的因子。
说真的,如果袁朗当初是以这样的理由把他退回去,成才毫无怨言,但袁朗那些涉及到人品道德的尖锐刻薄,才是压垮成才心理防线的主因,成才知道自己很自我,比不上许三多的高风亮节,舍己为人,但他自认绝没有袁朗说的那么龌龊,不珍惜任何事,把所有不必要的东西都冷冰冰的扔掉,什么叫:&ldo;我们不敢和你这样的人一起上战场?&rdo;难道他会出卖战友或者在背后□□枪吗?
他成才是喜欢争,可争的从来光明正大,一切各凭本事,绝不是背后下黑手的小人。
这些高高在上,带着莫名其妙的同情的评语使得他对袁朗到现在都耿耿于怀。
成才不断的在心里劝自己,理智一点,再理智一点,从你放弃的那一刻起,结果就注定了,袁朗用什么样的理由,怎么说,都不会改变,又何必介怀。因为他明白,这样的耿耿于怀会让他习惯性的怀疑袁朗的命令,到了战场上甚至可能会引发什么严重的后果。
抛开个人情感,袁朗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他有足够的冷静让自己做出最适宜的判断。在演习中,许三多从高处跌落,成才愤懑袁朗不下令救援,可他知道:袁朗是对的,哪怕是他最看重的士兵已经负伤,他的眼里还是大局,还是任务,还是目标,为此,他舍得牺牲。
成才想起了在选拔上脱水的那个兵,他亲手为他拉响了求救弹,伍六一说佩服那个时候的自己,袁朗说他年轻的时候最像自己,也许是真话吧。
做决断太难,因为要舍弃和牺牲的太多,所以管理者往往不讨人喜欢。
对于吴哲的建议,成才努力的实践了一下,他和齐桓的关系稍微有点缓和,相对和其他队员也不再处于互相无视的状态,毕竟再怎么说,他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而特种大队不是一般的看着成绩。
有些队员向他请教射击要领,他也毫不藏私的都一一说了,实际上尽管成才不愿意,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要有人先主动,尤其对他而言,如果继续把自己缩进壳里去,就意味着永远做一个外人。
以前成才处人太天真,三包烟强化了领导和小兵的划分,惹的人不快,其实划分三六九等的哪是那三包烟,部队本来就是个等级分明的地方,那是早就被军衔,军龄,个人能力划分好了的。
被袁朗剥离了伪装,反倒让成才学会了更高明的伪装,其实那不叫伪装,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心毫无遮掩的露给人看,就连许三多,他不高兴的时候反而会挂起傻笑,只是不说话。成才知道,那是一种消极的抗拒,傻笑是为了掩饰真正的情绪。
这一届的南瓜考核道没出什么新花样,唯成绩论------类似化工厂模拟演练的大阵仗不可能年年搞,也搞不起。
陆霄成绩在集训队里也算上游,自然人人抢,几个队长协商不一致,铁路最后叫他自己挑,他看着方旭挺和善,义无反顾的去了二中队。没有教官的精神摧残,还交了一堆朋友,训练虽苦,倒也自在。
&ldo;成才,成才。&rdo;午间自由活动,陆霄兴奋的冲成才挥手。
成才跑过去,陆霄在草地上大字型躺下去,又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