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每天的生活就按这种节奏度过,几乎没有变化。丽娜知道梁晓秀在专心写作,每天过来坐一会儿,然后便离开。
一个星期时间,梁晓秀写完了第一本书的初稿。她主要是把过去的手稿连接起来,所以没费多少事。那天丽娜来看她,给她带来了一本瑞典杂志,杂志上面刊登了她的《斯德哥尔摩游记》。丽娜说,那家杂志非常欣赏梁晓秀的文笔和看问题的视角,希望她定期供稿。梁晓秀当即取出她写的三篇文章:《丹麦设计》、《丹麦瓷器》、《瑞典水晶》,交给丽娜。
丽娜看了三篇文章非常高兴,认为梁晓秀的文笔优美生动,思想深刻独特,所写的文章可读性极强。她欣赏梁晓秀的写作风格,说她的文章有一种语言难以形容的美感。
她们接触了一个星期,丽娜给梁晓秀介绍了她的情况。她父亲是罗宾的哥哥,20几岁时来瑞典经商,结识了她的母亲,生了5个孩子,丽娜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其他四个孩子有的在美国,有的在英国。父亲去世后,她一直和母亲住在一起。她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一直学习工业设计,毕业后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担任讲师,主讲设计学。她已32岁,但还没有结婚。
梁晓秀很想知道瑞典人的婚姻观,于是便请教丽娜,丽娜很大方地介绍了瑞典人的婚姻观。
“瑞典人结婚的年龄一般都多大?”梁晓秀问。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比较早的,比如20岁出头就结婚,也有比较晚的,30多岁才结婚。不过现在的发展趋势好像结婚的年龄越来越大,人们大都不喜欢早婚。年轻人更多的是同居,而不结婚。我现在也有一个男朋友,是我的同事,我们同居已经有三年了。”
“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呢?”
“现在还没有具体想法,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婚。”
“他和你的想法一样吗?”
“一样。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结婚。他没和我谈论这件事。”
“我看结婚这件事要慎重,千万不能马虎大意。”
“我们也是这么看的。”
“丽娜,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会促成结婚的决定?”
“两个人都有共同的感觉,都觉得应该结婚了,这时我们就会结婚。”
“这种感觉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呢?”
“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现在这样挺好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一旦结婚,每个人都要承担家庭的义务,我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自由自在了。”
丽娜没有问梁晓秀的婚姻,这让她很高兴。
她们又聊到了梁晓秀的写作。丽娜说一个真正靠写作的人,不仅要具备写作的才华,还必须具备献身精神,能够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独。只有长时间地写,不断地写,才能有所成就。她还说她叔叔罗宾十分看好梁晓秀的写作才华,认为她会成为一个好作家。她以她叔叔为例,讲了写作的艰难和乐趣。她叔叔年轻时喜欢写作,但写出的文章没有人给刊登,到处碰壁。他没有放弃写作,始终在写,一直写了10年才有人刊登他的文章。从发表第一篇文章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写出了许多高质量的文章;之后又出版了30本书;最终坐到《法兰克福报》总编的位置上。
梁晓秀整理手稿的速度非常快,每天能整理出5万字。那些文稿都是用法文写的,她想将来再用英文和德文写出来。至于发表,她不急,她要慢慢来。
她在小岛上住了10天,整理出50万字的书稿。她觉得该离开小岛了,于是给丽娜打电话,让她来接她回斯德哥尔摩。
下一站,她想前往芬兰。
丽娜说,她在赫尔辛基大学的朋友芒格夫妇会接待梁晓秀,她到赫尔辛基时芒格夫妇会去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