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过了四年,林氏的孝期出了也有一年了,商氏在去年十月又怀了身孕,再过几个月便要生了。
而这几年,苏家每到收了小麦的时候便种上蔬菜,有些拉到县城卖给酒楼,有些则由自家制作成能放置的菜品,卖给酒楼。
自从三年前苏家将五花肉炒白菜干这菜推广到福泰酒楼,一开始便赢得了顾客的好评。
不但如此,念悠更是又做出了几样拿手的酱菜卖到城里,也有了进项。
如今几年过去,苏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生活好了,苏家便打算重新盖个院子,苏老汉抽着汉烟在屋前屋后量了半晌,突然感叹道:“这样的好日子,老婆子却没福气享受啊。”
商氏数着家里的钱,数了几遍都觉得不对,索性推给念悠道:“悠悠,还是你来算吧,你好歹跟着你二哥识过字,嫂子算了半天都算不明白。”
念悠结果钱袋子掂量一下着实不少,可这三四年了商氏算账还是有些糊涂,念悠免不了说道:“大嫂,这家你可是要当的,可别推给我。你也可以学识字,学算账啊。”
说着,念悠将钱袋子又推回去,“再者说了我现在帮你管账,过几年你不还得管账吗。”
商氏戳她的额头,嘲笑道:“真不害臊。”
这几年家里生活好了,村里人都有些眼红,甚至大伙儿也学着种菜,可种了没有路子,去县城也卖不了几个钱,最后也都不了了之。
日子好了生活也舒坦,苏老汉抽着汉烟听了这话也笑道:“悠悠这话说的不假,她大嫂,往后让悠悠教你识字算账吧。再不济让茂茂和念林教。”
商氏犹犹豫豫,最后做了决定:“还是悠悠教吧,那俩小子在学堂好好学就得了,过两年考个童生,最好考个秀才回来,咱家也是祖上冒青烟了。”
说到孙子和小儿子,苏老汉脸上的笑意更胜,满脸的褶子也如菊花一般绽放。前年的时候念悠主张将俩孩子送去学堂,当时他还觉得读书没用不想同意,后来念悠硬是主张将俩人送去了镇上学堂,谁知俩孩子还挺争气,尤其是念林,听说虽然年纪小但是很得夫子赏识,经常夸赞于他。
“咱家这俩孩子都是有大出息的。你们啊,就等着沾光吧。”苏老汉不无得意,将烟杆敲的当当响,尤其是他的小儿子说他文曲星下凡也不为过了。
念悠笑道:“那是,爹您以后可得好好享福。”
苏老汉叹了口气,“这人啊,老了老了就不行了。你爹我都这把岁数了啥都不在乎了,眼里就只有你们这些小的,你们好了,我就好了。”他也明白这样的日子还是不提林氏的好,免得提起来又是伤感。
商氏将钱袋收起来,又找出苏茂在家用的纸笔,笑着接话:“爹,小的好了就孝顺您,您还年轻着呢,以后有享不完的福气。”
苏老汉看着远处的夕阳觉得生活无比的美好:“他大嫂,咱们屋子盖的大一些吧。”话题转了八百转又转了回来。
商氏笑道:“悠悠你怎么说?”
这几年家里大事小事自己这小姑没少出谋划策,但凡有个什么事情商氏已经习惯性的问念悠了。
念悠接过毛笔,在纸上勾勾画画,对两人道:“爹,大嫂过来看看咱们新家。”
苏老汉和商氏凑过来,便看到纸上赫然是三座不小的院子,四四方方很是气派。
苏老汉惊讶的合不拢嘴:“悠悠啊,咱家要盖这么大的院子?还为啥是三座?”
商氏也是疑惑不解,看向念悠。
念悠提笔在三个院子上写上名字,依次是念庆、念为、念林。
“爹,以后大哥二哥念林肯定是要分家的,到时候每家一座院子,这样多好。您想上哪家住就去哪家。”念悠美滋滋的想着苏老汉今后的美好生活,却没注意到苏老汉的脸色已经暗了下来。
苏老汉沉着脸道:“悠悠啊,父母在,不分家,好好的家为何要分了?”
念悠一滞,终于听出苏老汉声音里的不悦,商氏也在一旁道:“悠悠啊,咱院子盖的大些就是了,何必盖三座呢。大家一起住多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