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抓住机会,施展才华;
第二,生活起居,体贴入微;
第三,宗教信仰,紧紧追随;
第四,理藩事务,不辱使命;
第五,本职工作,无人能敌;
第六,兼职工作,尽善尽美。
有了这六个方面的经验,和珅自己又非常有才华,加之赶上了繁荣的好时候、爱才的好君主,和珅能够一直受到重用便是理所当然的了。
听皇帝话,跟皇帝走
和珅非常清楚地知道,要想与乾隆皇帝相处融洽,就要在乾隆皇帝面前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大力施展自己的才华。他知道,这是博得乾隆皇帝垂青的第一项基本条件。
那么,自己能够在哪些方面抓住机会、施展才华呢?和珅想了三个办法。
第一,与乾隆皇帝和诗。
关于中国古代帝王们的生活,大都像毛泽东所说的那样,&ldo;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rdo;。皇帝们大都是赳赳武夫,在文采上要差一些。这一点,和珅也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和珅发现,当今的乾隆皇帝不但能征善战,而且诗、文俱佳,真可谓文武双全。就这一点来说,乾隆皇帝在中国历朝历代的所有皇帝中是水平最高的。而且,乾隆皇帝本人也是以此为荣的。
在诗词方面,乾隆皇帝自幼饱受封建礼教文化熏陶,&ldo;四书五经&rdo;,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几乎无一不擅长精通,真可谓学识渊博。而且他还特别崇拜他的爷爷康熙皇帝,坐上皇帝宝座后处处都以康熙皇帝为榜样。而他更陶醉于自己的文笔才情,时常卖弄。乾隆皇帝借巡视之名到处游玩,所到之处总要题碑写匾或吟诗作对,地方官员自然要大大恭维一番,乾隆皇帝免不了要受蒙蔽,而这蒙蔽却也成了他大量诗词创作的一种动力。在中国所有的古代帝王当中,最能写诗而且写诗最多的只有大清王朝的乾隆皇帝一个人。据载,乾隆皇帝一生总计写下了43000余首诗,其诗词创作的总量超过整部《全唐诗》(《全唐诗》,一共收录整个唐朝2529人的诗作42863首),不知要超过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作数量多少倍了。因此,大清王朝的乾隆皇帝,也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诗词产量最高的诗人了。
在文玩方面,乾隆皇帝对青铜器、古砚、陶瓷、珐琅、雕漆、玉器等古玩物都很喜爱。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皇帝命尚书梁诗正、蒋溥率同内廷翰林,仿宋代《博古图》的体式,将内府储藏的古青铜器鼎、樽、觚、簋、盘、洗、盂、钟、铎、錞、鼓、刀、剑等&ldo;精绘形模,备摹款识&rdo;汇集成编,名《西清古鉴》,共收器1700多件。乾隆御制诗中,不仅有大量题画诗、题字诗,而且不少咏瓷、咏玉器及咏其他器物的诗句。在御制文集中仅砚铭就有112篇,诗集中有咏瓷诗199首,可见乾隆皇帝对文玩的爱好。
有人说,乾隆皇帝是当时最大的&ldo;顽主&rdo;,这话不无道理。乾隆皇帝喜爱收藏的物件也种类繁多,瓷器、玉器、木雕、鼻烟壶等都是他平时喜欢把玩的东西。为了可以随时欣赏和把玩藏品,乾隆皇帝曾命人打造了很多&ldo;多宝格&rdo;。这些多宝格设计得非常精妙,真正实现了用最小的空间,容纳最多的东西。据说,一件长宽各30厘米、高16厘米的多宝格,竟然可以容纳下47件&ldo;珍宝&rdo;。这些存放在多宝格里的珍宝,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最名贵的&ldo;珍宝&rdo;。次一等的藏品则被放在&ldo;百什件&rdo;或&ldo;万宝箱&rdo;里。有的多宝格还设计有开合机关,而且机关隐藏得极为隐蔽,环环相套,不知情者即使取到了手,也是绝对打不开的。多宝格不仅设计精巧,而且做工也极为精细。有的多宝格中每个格子都用来盛放专门的物件,于是盒底就按物件的形状刻出凹槽,这样物件就可以嵌进去,不会因剧烈晃动而受到损伤。有一件名为&ldo;竹丝缠枝花卉纹多宝格圆盒&rdo;的多宝格的设计就颇具特色。它把圆筒形盒分成四个扇面,这四个扇面边缘用机轴相连。一字打开的时候呈屏风形状,翻转一周则围成一个正方形筒状盒子。每个扇面又被分成数层,可以容纳更多的小物件。多宝格被人们戏称为&ldo;皇帝的玩具箱&rdo;,这个说法很是贴切。多宝格虽不是乾隆皇帝首创,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乾隆时的多宝格都最具代表性。
而以上这些内容,都是和珅自己在咸安宫官学学习的时候就比较了解的。正是因为如此,和珅在真正接触到了乾隆皇帝以后,就决定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但要在工作上做得出色,更为重要的是,要以诗文作为突破口‐‐要知道,当时的文玩,还是年轻的和珅一时半会儿玩儿不起的‐‐来赢得乾隆皇帝对自己的好感。
乾隆皇帝一生喜爱写诗,和珅对乾隆皇帝所写诗词的风格、用典、喜用的词句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和珅为了迎合乾隆皇帝,下功夫学诗、写诗,并造诣很深。他偶尔会在乾隆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对诗文的偏爱,甚至闲暇的时候以&ldo;骚人&rdo;自居。与和珅同时代的钱泳曾评价他的诗说:他的诗偶有佳句,很通诗律。和珅的诗作统统合乎乾隆的审美趣味,乾隆阅后,怎能不喜,很多时候就命和珅即景赋诗,以代替自己亲为了。在和珅的诗集《嘉乐堂诗集》中就有很多首是奉乾隆皇帝的命令所为,如《奉敕敬题射鹿图御宝匣戊申》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