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住在苏格兰的大多是皮克特人。6世纪,来自爱尔兰的苏格兰人在如今的阿盖尔地区定居。洛锡安住着英格兰人,而威尔士不列颠人则继续北上来到斯特拉思克莱德。9世纪时,苏格兰各地区联合起来抵御北欧海盗。在整个中世纪,当时强大的君主国英格兰一直威胁着苏格兰的独立。1603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之后,由伊丽莎白一世的远亲、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来到英格兰后,被称为詹姆斯一世)继位。到1707年,由于意识到更紧密的政治和经济联合会带来益处,英格兰和苏格兰双方同意建立一个单一的大不列颠议会,苏格兰仍然保留自己的司法制度和宗教社区。
1169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发动了对爱尔兰的入侵。此后不久,爱尔兰大部分地区都落到了&ldo;盎格鲁‐诺曼&rdo;权贵手中。但在整个中世纪,英格兰几乎没有在此直接行使管辖权。到了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对爱尔兰造反者发动过一系列战役。1607年由于抵抗运动失败以及领导人出逃,乌尔斯特变成了来自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移民聚居地区。最终,在大英帝国使臣马嘎尔尼来华访问不久之后的1801年,爱尔兰与大不列颠联合为一体。
至于英格兰本土,1588年,英格兰击败西班牙&ldo;无敌舰队&rdo;,第一次在整个大西洋地区树立起了英格兰的海上霸权。1640年,英格兰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49年5月19日,英格兰被宣布为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68年发生&ldo;光荣革命&rdo;,确定了君主立宪制。
至此,英国的资产阶级和大土地所有者确立了他们在英国的统治地位,这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提。英国殖民者积极发展海上贸易,对殖民地人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还通过海上劫掠、贩卖奴隶、殖民战争等,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另外,18世纪,英国圈地运动盛行。圈地运动剥夺直接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形成庞大的无产者队伍,提供了大生产所必需的大量劳动。与此同时,工场手工业时期还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知识。到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了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由于英国国内外市场扩大了,商品销售量随之增加了,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到了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终于首先在英国发生。
所谓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这一过程首先从棉纺织工业开始。这是因为棉纺织工业是当时新兴的工业,受旧习惯的束缚比较少(如棉纺织业没有成立行会组织),对于新方法的采用较为容易。另外,当时棉纺织业比较集中,不像毛纺织业那样分散,因此也比较容易改变为机器化的大生产。在棉纺织工业的技术革新中,纺纱和织布各个环节相互促进。其中最突出的发明分别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ldo;珍妮纺纱机&rdo;和1785年卡特赖特发明的水力织布机。随着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机器生产的大工厂兴建起来了。纺织生产的机器化推动了动力机器的革新。1785年,瓦特改进和制成新的蒸汽机,将其投入使用,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纺织工业的技术革新,促使采煤、冶金、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的技术革新和机器的使用。
由于这种种发展的结果,英国到1800年时生产的煤和铁比世界其余地区合在一起生产的还多。更明确地说,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同样,英国的铁产量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00年的13万吨。铁资源已丰富和便宜到足以用于一般的建设,因而,人类不仅进入了蒸汽时代,也跨入了钢铁时代。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由于采用机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壮大了资本主义经济。在手工工场时代,与手工工场并立的是行会手工业作坊。工厂制度建立之后,手工工场和手工作坊逐渐被挤垮。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此外,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推销商品,到全球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加紧对殖民地人民的疯狂掠夺,造成了当地的贫困和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与此同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也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
正是在英国发生了&ldo;静悄悄的&rdo;工业革命,为了进一步开拓东方市场,大英帝国的乔治三世国王,派遣了以乔治马嘎尔尼为正使、乔治斯当东为副使的使团访华。
1737年出生于爱尔兰的乔治马嘎尔尼,于1759年毕业于都柏林的基督教会学院,之后来到伦敦成为一名非基督教的学者(伊斯兰教、印度教)。1764年,乔治马嘎尔尼被封为贵族,随即被派到俄国谈判贸易条约。出发前,当外交大臣格伦维尔建议他带上1651年航海条例的复本时,他骄傲地回答道:&ldo;为避免增加负担,我把它全背下来了。&rdo;这样,他当上了谈判特使。1775年,乔治马嘎尔尼成了英属加勒比地区的总督。同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法国人站在美国人的一边,共同打击英国人。1779年6月,当法国海军上将德斯坦率领25艘战列舰、12艘三桅战舰和6500名士兵出现在格林纳达的海面上时,乔治马嘎尔尼只有可怜的24门炮和300名志愿兵迎战。刚一交战,乔治马嘎尔尼的兵力就死伤过半,他自己也当了法国人的俘虏。还算幸运的是,1779年11月,英法两国交换战俘,乔治马嘎尔尼便回到了伦敦,随后又被派到印度担任马德拉斯总督。任职6年后,乔治马嘎尔尼以为印度总督非他莫属,但由于他当时只是爱尔兰的男爵,在大臣们眼里印度总督的职位对乔治马嘎尔尼来说似乎过高了,因此他最终未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