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乔治马嘎尔尼随后又有了新任务,国王乔治三世把他派往遥远的中国,去为大英帝国开辟新的市场。乔治马嘎尔尼的助手乔治斯当东爵士是牛津大学名誉法学博士、伦敦皇家学会会员,这次他担任乔治马嘎尔尼使团的秘书兼代理、乔治马嘎尔尼缺席时的全权特使。值得一提的是,斯当东13岁的儿子托马斯斯当东也跟随使团前往中国,并在后来的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算是此次远航的意外收获吧。
1792年9月26日,乔治马嘎尔尼率领英国的三艘战舰‐‐拥有64门火炮的&ldo;狮子&rdo;号、&ldo;印度斯坦&rdo;号和一艘小型护卫舰&ldo;豺狼&rdo;号‐‐从朴次茅斯港起锚。他们的目标,是遥远的中国。在这三艘舰上,装载着大英帝国送给中国的乾隆皇帝的众多礼物。
天体运行仪、地球仪、赫歇尔望远镜、帕克透镜、气压计等科学仪器;还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等工业机器;也有吊灯、座钟、机织布料、韦奇伍德瓷器、带有减震装置的马车、用特种钢制作的刀、剑等生活用品;还有榴弹炮、迫击炮、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等先进武器和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ldo;君王&rdo;号舰艇模型。他们甚至还带去了一个热气球驾驶员,如果乾隆皇帝感兴趣,可以坐着英国的热气球到天上转一圈。那样,乾隆皇帝就成为东半球第一个飞上天空的人。
此时的乔治马嘎尔尼,肩负着英王赋予的神圣使命:希望能同中国建立贸易通商关系,打开中国的大门,开拓新的、巨大的市场。因为中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闭关自守的锁国政策。早在乾隆二十二年(1751年),朝臣就下令关闭了宁波、漳州等几处通商口岸,只留下广州一处与外国通商,极大限制了中外之间的商品贸易。因为英国的产品迟迟不能大面积进入中国市场,所以英国政府希望能通过这一次大规模出使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打开新局面。这个使团规模庞大,光正式人员就有近百人,包括外交官、青年贵族、学者、医师、画家、乐师、技师和仆役等,如果算上水手和士兵,整个舰队有七百余人。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英国从来没有派出过如此庞大的使团,整个欧洲也从来没有。
在世界的另一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派员早已提前把一封预约函交给了驻广州的两广总督。英国人在信中提示:英王陛下为了增进两个朝廷间的友好往来,为了发展于两国都有利的贸易关系,决定派遣马嘎尔尼勋爵为全权特使赴北京访问。
让对手不战而退
当中国方面接到英国人的信时,也几乎是在乔治马嘎尔尼使团出发的时候。乔治马嘎尔尼来中国的那年,乾隆皇帝已经80岁了‐‐中国的官员都认为英国人是给乾隆皇帝贺寿来了。1793年6月19日,在出发9个月之后,英国人终于来到了中国的海面。他们在澳门停泊数日后北上,并于1793年8月5日(乾隆五十九年六月廿三日),抵达天津白河口,之后换小船入大沽,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但让英国人不快的是,刚一上岸,他们的队伍便被中国官员不由分说地插上几面彩旗,上面用中文写着几个大字‐‐英吉利贡使。无论在旗上还是礼品清单上,中国官员都把&ldo;礼物&rdo;改成&ldo;贡物&rdo;。在天朝,送给皇帝的礼品从来都叫作&ldo;贡&rdo;。乔治马嘎尔尼并不认为自己是临时的贡使,他是作为英国首任常驻大使派往中国的。但中国人从一开始就不接受这种区分,和对其他国家的使团一样,他们对英国人采用的是同样的措辞和礼仪。
在天津大沽口登陆后,乔治马嘎尔尼一行七百余人受到了清政府的热情接待。可在接待的过程中,大清王朝的钦差大臣徵瑞和直隶总督梁肯堂对英国人的行为十分震惊。要知道,这精美的晚宴不是总督而是皇上恩赐的,这些英国人不问问就吃,胃口极好。中国人本以为他们也会像中国人那样在菜上来时跪倒在地。钦差大臣徵瑞和直隶总督梁肯堂随后在给热河的奏折中悄悄地提了一笔:贡使向上免冠叩首。这后两字&ldo;叩首&rdo;是表示磕头的固定说法。但不拜倒怎么&ldo;叩首&rdo;呢?这两名大文豪把西方式的脱帽和中国式的头捣地两种不同概念糅合成一种含混不清的表达方式,从而创造出一个表示虔诚的隐喻来说明马嘎尔尼是恭恭敬敬的。
身为理藩尚书、全权负责接待事务的和珅,敏锐地感觉到了奏折中关于&ldo;叩首&rdo;中存在的问题,立即提笔写信给钦差大臣和直隶总督,要求进一步说明情况。他在信中写:向闻西洋人国俗不知叩首之礼。而该督等折内声叙未能明晰,遂指为叩首,亦未可定。和珅还进一步说明,如果马嘎尔尼真先磕了头,事情也就完了;假如他只是低头,那就应该告诉他,他应该遵守一切朝贡者甚至藩属国国王觐见皇帝时都应遵守的礼仪。和珅要求马嘎尔尼及其所有随从在将来面见乾隆皇帝的时候要按照中方的礼仪行跪拜大礼。
1793年8月9日,乔治马嘎尔尼一行离大沽赴北京,途中在通州停留,与中国礼部官员在礼仪上发生争执。乔治马嘎尔尼依然认为,自己是代表大英帝国前来的&ldo;钦使&rdo;,不同意行这么重的礼节。中国政府中的多位官员同英使交涉都无功而返,就连和珅亲自出面说服教育也是无济于事。乾隆皇帝震怒异常,立即发布圣旨。圣旨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