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和珅叫和二 > 第54章(第1页)

第54章(第1页)

不同的是,经过和珅的分析,两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应该各有分工、各有侧重的。

因为年纪还不太大的和珅最起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兄弟两个人要想在当时的社会上出人头地,应该做到文武双全,才能互相帮助、互相提携。而要想做到文武双全,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兄弟二人就必须有分工、有协作。就要有人学文、有人习武。

那么,谁来学文、谁来习武呢?和珅懂得下面的道理:严格说来,学文、习武,各有利弊。学文的益处是可以增强自己的修养;弊端是很难做到迅速地出人头地,正像古人所说的那样,&ldo;百无一用是书生&rdo;嘛。习武的益处是只要认真努力,就可以迅速地出人头地;弊端是随时有生命危险。

和珅经过反复权衡,还是做出了如下决定:和珅自己侧重于学习各种语言文字和乾隆的诗文笔体,也就是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文科类,尤其是为官之道的内容;和琳则侧重于学习各种战争的战略战术,也就是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理科类,尤其是军事院校学习的内容。当然,我这里说的是侧重于,不是仅仅学习这些。

有的读者听到这里就会产生新的问题了:和珅为什么要做出如此安排呢?是不是因为和珅贪生怕死,就不顾及自己的亲弟弟的死活呢?

话可不能这么说。和珅之所以要做出如此安排,是有着深思熟虑的。

他觉得,一是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又相貌堂堂,非常招人喜爱,很适合凭借自己的相貌优势与人打交道,因此适合学习文科;而自己的弟弟不但相貌差一些,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社会安定、天下太平,和珅觉得应该没有什么战事发生,习武应该没有什么危险存在。

因此,我们可以说,和珅还是充分考虑了当时的家里家外的诸种可能性才做出了如此的安排的‐‐虽然这种考虑事后证明还是有很大问题的。

正是因为兄弟二人的刻苦好学,所以他们也很招人嫉恨。

开始的时候,这些公子哥儿们还敢欺负他们家贫,经常捉弄他们两个人。可是后来毕竟因为和珅、和琳兄弟二人也真是做到了所谓的&ldo;文武双全&rdo;,还是有些真本事的,所以这些公子哥儿们也真是奈何不得他们,就只能做些给他们起起外号之类的事情。

这些公子哥儿们给和珅、和琳兄弟二人起了什么外号呢?&ldo;书蠹&rdo;呗!&ldo;书蠹&rdo;就是&ldo;书虫&rdo;的意思,就是骂他们死读书、书呆子嘛。

虽然当时在咸安宫官学里面学习的一些公子哥儿们不太喜欢他们兄弟二人,可这里的老师们都非常地欣赏这对刻苦好学的兄弟呀。

欣赏这对刻苦好学的兄弟二人的人物里面,有我们所熟知的人吗?有啊,前面我们说了一个曾经担任过刑部尚书兼直隶总督的人‐‐英廉‐‐不但看中了和珅,而且还把自己唯一的亲孙女嫁给了和珅吗?

除英廉之外,还有别的什么人看中了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吗?尤其是有什么人看中过和琳吗?有啊,多了去啦。最为著名的是当时的著名诗人袁枚。

袁枚(1716~1797年)是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也是一位颇有贤名的县令。他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历任溧水、沭阳、江浦、江宁等县知县,颇有政绩,但40岁即主动解甲归田,在江宁小仓山下以三百金购得隋氏废园。隋氏废园旧为织造园(即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当时&ldo;园倾且颓……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rdo;,荒废已久。袁枚购得后,加以整治,由于是&ldo;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rdo;,故改名为&ldo;随园&rdo;。

袁枚留下的文学著作很多,有《小仓房诗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随笔》、《随园食单》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作为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他与赵翼、蒋士铨合称&ldo;乾隆三大家&rdo;,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ldo;乾嘉性灵派三大家&rdo;;作为文学家,他与纪晓岚齐名,时称&ldo;南袁北纪&rdo;。他的笔记小说《子不语》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齐名。此外,他的《随园食单》,是清朝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

当时的著名诗人袁枚为和珅两兄弟所感,赋诗颂扬他们:&ldo;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rdo;

这首诗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主要的认识有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可以看到,袁枚对于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评价还是很高的。说他们中的一个能擎天(肯定是日后的和琳啦),另一个要捧日(肯定是日后的和珅啦),平分秋色,都是国家所倚重的股肱之臣嘛。

有的读者就会问啦,呦,这首诗是不是大诗人袁枚在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人生达到鼎盛时期的作品呀?是不是为了拍他们的马屁而写作的呀?

您还真的想错了,袁枚的这首诗,还真不是袁枚在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人生达到鼎盛时期的作品,还真不是为了拍他们的马屁而写作的;而是袁枚在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尚在咸安宫官学里面学习的时候就写成的。

根据前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出生于1716年的袁枚要比和珅大35岁,早在和珅出生前11年就考中了进士。更为重要的是,他只当了10余年的官就辞官归隐不干了,那个时候,和珅、和琳兄弟二人还没有出生呢!从那时直至1797年他82岁去世,这50年间他一直拒绝为官。以他的人格,还不至于沦落到拍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马屁的程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