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大宋王朝之乾坤逆转百度百科 > 第一百九十六章 心火怒烧祝家店叁(第1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 心火怒烧祝家店叁(第1页)

三人骑马一路狂奔到了李家庄上來。杜兴一勒马。说道:“就是这里了。”

杨雄看时。果真是个好大的庄院。外面周迥一条丈数宽的水槽。粉墙傍岸。腔内有数百株合抱的大柳树。门外一座吊桥直接着庄门。宛然就是一座小城池。这“城头”上亦然站着十几个全副武装的庄客來回巡视。把守着庄门。看样子戒备甚是森严。

三人并骑入得庄门。一马驰骋來到厅前。两边有二十余座枪架。明晃晃的都插满军器。这气场摆的甚是肃穆。

走到这里杜兴回过身來说道:“两位哥哥在此少等。待小弟进去报知。就请大官人出來相见。”

杜兴进去不过多时。便见李应从里面快步跑了出來引杨雄和石秀上了厅來。

两下相互拜了。杨雄、石秀再三谦让。才方坐了。李应便教取酒水來相请。杨雄。石秀两个再拜。开门见山直说道:“望乞大官人致书与祝家庄。來救我兄弟时迁的性命。大官人恩德。我等二人。生死沒齿不敢忘。”

杜兴当下便在侧旁将发生之事都与李应说了。李应听了。当下笑了说道:“原來是这般事。休慌。我这就差人去祝家庄取了你们的兄弟來。”说罢便教请门馆先生前來。修了一封书缄。李应接过來填写名讳。按个图书印记。当即便差一个副主管。备一匹快马。去到那祝家庄。取这个人來。

且不说那副主管领了大官人的书札。翻身上马。飞奔去了。且说李应摆了酒宴与杨雄、石秀两人接风。相谈甚是投机。

见那副主管亲自去了。杨雄、石秀心里的石头便算是放下一半了。输了口气。两人双双跪在地上拜谢李应之恩。李应赶紧扶起來。连呼见外。

李应说道:“二位壮士且请放心。有在下的书信去。不过一炷香的功夫。那兄弟便当放來。”

杨雄、石秀听了又谢了。

李应说道:“且请去后堂。少叙三杯等待。”杨雄石秀当下随这李应进了里面來。一面吃酒。一面说些江湖上的趣闻轶事。相谈甚欢。李应又问了些枪法套路。见杨雄、石秀说得有理。心中甚喜。三人越谈越投机。颇有相见恨晚之意。

可是。就这般谈了许久。早就过了不知几十柱香的功夫了。可是。依旧不曾见去的人回來。李应虽然脸面上不急。可是。在心里却有点担心了些。而杨雄和石秀也越來越有些坐立不安起來。觉得这事情似乎并沒有按着他们所想的那般简单。就在三人都心里各自揣着这件事。沉默下來的时候。前面奔进來一个人。

而此时。已经是已牌时分。那个副主管一脸憋得红彤彤的地回來了。李应叫到面前來。故作平静地问道:“去取的人在哪里。”

那副主管低着头。有些憋气。也满脸憋屈。答道:“小人去的时候。祝朝奉亲自见了。小人当面下了书。瞧那祝太公倒还有放还之心。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后來走出祝氏三杰。在周围说了几句。便反而焦躁起來。书也不回一个。人也不放。说是非要要解上州里去。”

李应听了。失声惊道:“他和我三家村里结生死之交。书到应当依允。如何能这般僵执起來。必是你说得不好。以致如此。杜主管。你须亲自走这一遭。亲见祝朝奉。说个在理的缘由。”

杜兴抱拳应了道:“小人愿去。只求东人亲笔书缄。到那里才好说话。那祝家看在大官人的面上才方肯放人。”

李应点头说道:“说得是。”于是就此。急取一幅花笺纸來。李应亲自写了书札。封皮面上。使一个讳字图书。拿与杜兴藏在身边。

杜兴带了书信快步到了后槽牵过一匹快马。备上鞍辔。拿了鞭子。便出庄门。上马加鞭。直奔祝家庄去了。

李应微微带着笑与杨雄、石秀说道:“二位放心。我这亲笔书去。少刻定当放还。”杨雄。石秀深谢了。三人坐在后堂。饮酒等待。看看天色待晚。不见杜兴回來。

李应心中疑惑。转折出來。暗中差人快马去祝家庄查看。

过不得一炷香的时间。只见庄客报道:“杜主管回來了。”

李应听了。赶紧问道;“几个人回來。”

庄客说道:“只有主管独自一个跑了回來。”

李应听得。心里有些怪。摇摇头自言自语说道:“又怪了。往常不是这等兜搭。今日缘何这般不给情面。”当下快步走出前厅。杨雄、石秀眼见李应脸色微微变了。心知不妙。当下便都跟出來。

只见杜兴下了马。入得庄门。见他那模样。气得紫涨了面皮。气的呲牙咧嘴。半晌说不得话。

李应上前來迎着着急问道:“你且言备细缘故。怎么地來。”

杜兴气定了。方才说道;“小人带了东家的书札。到他那里第三重门下。恰好遇见祝龙。祝虎。祝彪弟兄三个坐在那里。小人声了三个喏。却不想。那祝彪顿时跳将起來。大声朝我喝斥道:‘你又來干嘛。。’小人看那厮气盛。不敢惹他。躬身禀道:‘我家大官人有书在此。拜上。’说着小人便将书信递过去。却不想。那祝彪一下变了脸。连小人的手带那书信一并打开。骂道:‘你那主人怎地不晓人事。早晌差个泼男來这里下书。要讨那个绿林军贼人时迁。如今我正要解上州里去。你这厮又來。却是又有何话说。。’小人当时听得他说。立马辩解说道:‘这个时迁不是绿林军中的人数。他是自蓟州來的客人。要投见敝庄大官人。不想误烧了朱家店。明日官人自当依旧盖还。万望俯看薄面。高贵手。宽恕。宽恕。’祝家三个不但不留情面。反而都站起來围着小人叫道;‘不还。不还。’小人怕自己人微言轻。当下又道:‘官人请看。我家大官人亲笔书札在此。’那祝彪接过书去。也不拆开來看。就手扯得粉碎。喝叫左右把小人用刀枪直叉出庄门。祝彪。祝虎还喊话道:‘休要惹老爷性发。把你那……’小人本不敢尽言。实是那三个畜生无礼。他们说:‘把你那李鸟官人。也当做绿林军强寇解了去。’那时。那祝彪发了狠。当下改了主意便又喝叫庄客飞奔出來捉拿小人。多亏小人飞马走了。这一路上可气死了小人。就这等无耻之徒。枉与他许多年结生死之交。今日全然无沒有半点仁义。”

李应听罢。心头那把无明业火高举三千丈。那一对在宽摆袖下的拳头不禁捏得嘎嘣响。当下按捺不住。大呼:“气煞我呀。庄客。快备我那马來。”

杨雄、石秀看着那李应要披挂了提枪就走。心知这是要拼命的模样。当下便上前來谏道:“大大官人息怒。休为小人的事坏了贵处的义气。还有好好计较。”

李应哪里肯听。便去房中披上一副黄金锁子甲。前后兽面掩心。掩一领大红袍。背胯边插着飞刀五把。拿了点钢。戴上凤翅盔。出到庄前。点起三百悍勇庄客。杜兴也披了一副甲。持刀上马。带领二十余骑马军。杨雄、石秀眼看着这事要闹大了。索性也要填把劲。将这事搅合搅合。于是也捡了副甲。挺着朴刀。跟着李应的马。迳奔祝家庄來。

此时。日渐衔山时分。早到独龙冈前。便将人马阵势排将开來。原來祝家庄里里外外都高墙深院。盖得极好。又占着这座独龙山冈。四下里围着一带不见底的小河。那庄正造在冈上。有三层城墙。都是顽石垒砌的。约高二丈;前后两座庄门。两条吊桥;墙里四边都盖窝铺。四下里遍插着刀军器。门楼上排着战鼓铜锣。

李应勒马在庄前大叫:“祝家三子。怎敢毁谤你大爷。”庄门楼上不见响动。却只见庄门吱扭扭地开了。吊桥轰隆放下之后。拥杀出五六十骑马來。当先一骑似火炭赤的马上坐的。就是祝朝奉第三子祝彪。

李应一看这祝家的人不出來解释个清楚。反倒也披挂着排开兵马了。这明显就是要对着干的仗势。要杀就杀吧。当下愈发火气。指着人大骂道:“你这厮乳臭未干。头上胎发犹存。你爹与我结生死之交。誓愿同心共意。保护村坊。你家有事情。要取人时。早來早放;要取物件。无有不奉。我今一个兄弟。二次付书來讨。你如何扯了我的书札。耻辱我威名。是何道理。你若不给爷爷个交代。爷爷就來给你个交代。”

祝彪听了。甚是无礼地拿枪一指李应说道:“俺家虽和你结生死之交。誓愿同心协意。共捉梁山泊反贼。扫清山寨。你如何结连绿林军反贼。意在谋叛。该当何罪。”

李应听得大喝道;“你说他是绿林军的人么。你这厮拿平人做贼。又该当何罪。。”

祝彪道;“贼人时迁的包袱里自有绿林军贼首史进写与梁山晁盖的亲笔书信。这事焉能有假。你休要在这里胡说八道。胡搅蛮缠也摭掩不过。你若识相就此便去。我给你些颜面。饶你离开。若是非要找事。连你捉了也做贼人解送。”

“这厮无礼。”李应大怒。一拍坐下马匹。挺起手中兵刃。便直奔來取祝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