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秦始皇姓 > 第83章(第1页)

第83章(第1页)

公元前二百四十一年,秦王政六年。

以赵国为首,楚、魏、韩、卫五国达成合纵盟约,以援救魏国为名,由赵国丞相庞煖为大将,太子嘉为监军,率五国之军分五路讨伐秦国。这五路大军接受赵襄王的建议,取道蒲板,由华州西进,挺进骊山,袭击渭南,伺机夺取潼关威胁咸阳。消息传到咸阳,嬴政急忙召集群臣商讨对策。

按照秦廷礼制,君王未成年承袭王位,一般由太后或顾命大臣多是丞相代理执掌朝务,随着幼君的年长逐渐熟悉政务,就应当把大权一点点移交君王,一旦大婚之后就可以举行加冕典礼正式亲政。但加冕之前还有一个试政期,也就是过渡期,试政期长短因君王处理朝政的能力而异,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

现在嬴政又到了试政期,吕不韦理所当然要逐步移交大权。人们对于权力的攫取欲犹如吸上了鸦片,没有外力的强迫,让他自己放弃是是绝没有可能的。尽管吕不韦在心中早已把嬴政当作自己的儿子,但吕不韦也刚刚五十出头,刚品味到权力的好处不久,让他现在就一点点让出,他当然不乐意,亲生儿子也不行,权在谁手谁当家,何况吕不韦还要实现他心中更宏大的理想,没有大权嬴政怎会服服帖帖听他的,就是嬴政知道自己是吕姓之后,也不会轻易答应把嬴秦改为吕秦,只有大权作后盾吕不韦才会实现他的梦想。

吕不韦是个权利熏心的人,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嬴政现在对大权的渴望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试政之后的第一次朝会嬴政就与吕不韦直接发生了矛盾,讨论的问题仍是纳捐换爵的事。当初,吕不韦提出这一建议时嬴政就不乐意,他认为违反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来实行的军功取爵制,为了救济灾民以解燃眉之急,经华阳太后允可,嬴政同意了吕不韦的建议,召告全国,纳粟千斤者便可拜爵一级。

当时只是权宜之策,灾荒之后嬴政要求取消纳捐取爵的政令,但吕不韦坚决反对,嬴政无奈,只好继续执行这一政策。

嬴政为了早日执掌军权,把一些年轻将领吸引到自己身边,闲暇之余经常到军中与王剪、辛胜、杨端和、桓齮等人谈心,顺便了解军情,一提及纳捐取爵的事众将领一致反对。

将领们一致认为实行纳捐取爵破坏了军功取爵制,助长了商人买官的恶习,致使许多士兵宁愿回乡经商也不愿入伍杀敌,甚至有部分士兵中途退役,不利于军中作战。

嬴政听后觉得十分有理,何况秦国正在逐步扩大歼灭东方六个诸侯国的战争,将士作战不积极必定影响争战的顺利进行。嬴政为了取悦将士,试政后第一次朝会便提出废除纳捐取爵的政令。吕不韦当然极为恼火,他不认为嬴政真的想废黜纳捐取爵这一政令,而认为嬴政是借题发挥找他的过失,并想借此敲山震虎,树立王权的威信。吕不韦当然不能容忍嬴政这样做,他首先站出来反对,说纳捐取爵能够缓解国库亏空的压力,所卖出的爵位也多是空头爵衔,这一做法不仅与国无害,而且是敛钱的可行渠道,并举出齐楚两国也开始效法这一做法来说明不能废黜。吕不韦这一带头反驳,他的亲信大臣也纷纷说出不能废黜的理由。众大臣都慑于吕不韦在朝中的势力,权衡利弊,认为嬴政尚不足以与吕不韦抗衡,都随声附和说纳捐取爵的做法利大于弊,不能取消,至少现在还不能取消。只有尚书令昌平君拥护嬴政的主张,站出来和一些大臣就此事展开辩论。当然,还有部分大臣不表态,认为偏向哪一方都不利,于是以沉默的方式保持中立。最后是众人不欢而散,嬴政也因为支持自己的人太少不能独自作出立即废黜的决定,只好把这事暂且放置不提,事实上等于许纳捐取爵继续有效。

嬴政第一次当着君臣的面与吕不韦闹了不快,等于公开了自己对吕不韦的态度。尽管吕不韦胜了,但吕不韦仍不罢休,决定再找机会挫挫嬴政的锐气。只有彻底拿倒嬴政,他今后才会服服帖帖地听自己的,他的相位才会长久,他的远大目标才可能实现。事隔不久,吕不韦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当五国兵马分五路进犯渭南的消息传到咸阳,吕不韦便放出口风,说病了。嬴政召集群臣商讨迎敌一事时,吕不韦也因病没有参加,他的亲信大臣当然明白吕不韦的用意,更加大肆渲染东方五国的合纵实力,一致声称必须是丞相吕不韦亲自带兵迎敌才能抗拒气势汹汹的五路兵马,否则,咸阳可能危在旦夕。

嬴政从来也没带兵出征过,对东方各国的兵力状况多是从军情奏报中了解的,也只是一知半解,他知道东方各国任何一国的实力都不足与秦为敌,但几国联合纵难说了。在他记忆中,信陵君合纵打败了秦军对魏国的攻击,也听说平原君与信陵君合纵解除秦军对邯郸的围困。仅这两次足以证明合纵抗秦的实力,如今再次合纵,且是五路兵分头杀来,并且是有勇有谋的赵国名将庞煖指挥,嬴政确实有些后怕,万一秦军受挫可能十年八年都不能再对外用兵,统一大业就将无限期延迟下去,先祖惠文王与昭襄王的悲剧又会在他身上重演。嬴政十分焦虑。

众人退去,嬴政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大殿里,心里真不是滋味,朝廷大臣虽多,关键时刻能够为君王分忧解难之人实在微乎甚微,嬴政第一次真正理解君王称自己为孤家寡人的含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