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过去的王熙凤不是全无知无觉,她能听到外面发生的一切。她情愿做一个全新的陌生人也不愿重生成李纨。在王熙凤眼里成为陌生人意味着全新的开始,她可以重新掌控自己的一切,这才是她心里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而重生成李纨,很可能代表着她又将与贾府扯上千丝万缕的关系,活在贾府的阴影里。
“哼!万不要再说什么我命由我不由天,我都替你羞愧!”王熙凤脑海里又响起那道人的声音:“你无非是怕了。你端着多活一世的心态,自然不会怕重生成自己。今儿个重生成李纨,你就怕事情失去控制。你怕你娇生惯养受不了李家的生活;怕自己处境尴尬,博不得老爷、太太们的喜爱;你怕你真如前世李纨一样,嫁入贾家青年守寡。你瞧不起前世的李纨,觉得她作为大奶奶既看顾不好自家相公,又得不了太太们的喜爱,没个娘家帮衬,还没得刚性,被下人拿捏,为人还薄情吝啬。可人家熬出来了,在如此环境下熬出来,还把兰哥儿培养成人。你呢?你人见人爱,是有名的凤辣子、女诸葛,在这情况下怕得活都活不下去。羞得再提什么我命由我不由天。本座白废了你一场机缘。”
如此一激,泥人也有三分火气,王熙凤立马反唇相讥:“谁说姑奶奶怕了。姑奶奶就算做李纨也能做得有滋有味、风生水起。你且看着。”如此说完,王熙凤的魂魄才算真正的与李纨的身体契合。如今这世上,再没得曾经的王熙凤,有得只是一个全新的李纨。
魂归体魄的李纨一清醒便听到自己奶娘的哭诉。奶娘邹氏也算苦命,为生儿子伤了身子,庄户人家没钱调养,她不能再生,拼命生下的哥儿也夭折了,婆婆骂她是丧门星,赶她出门,好不容易在府上找了个奶娘的差事,奶得小主子又出了问题。
如今邹氏虽哭自己命硬,害了自家小主子,但在李府正经主子都放弃了情况下,她仍不放弃。李纨现在还有条命在全靠她把奶水、米汤按餐按点的抹在李纨唇上。李纨昏迷虽不得进食,但多少算用进一点,吊住了性命。不然身体不中用了,魂魄回归也没得救。
刚醒的李纨羸弱得如同小猫一样,但邹氏仍旧是喜极而泣,也不顾旁人说奶不大的传言。
李老太太听到时念了声佛:“这孩子生来有此一劫,既然醒了过来就说明真真是有福气、有造化的。”同时她也点了点下人们,对邹氏说:“你太太还未出月子,老爷又不管后宅之事,万不可因主子年小体弱而心生怠慢,养好了主子自有你的好处。”
原来丫头婆子们拿李纨做话茬一是因为她身份尴尬;二也是打量她年小不知事。只是万没有想到老太太会因为她熬过一劫而另眼相待,而小小的的纨姐儿芯子是个多活过一世的魂。当然,如此对比更显得奶娘邹氏是个知礼的。
邹氏得了老太太的话,也没就此张狂起来。李纨经过这一场也是伤了元气,邹氏为此喝了不少苦药汁子,就是为了奶水里有一丝药力,好帮姐儿调理身子。
前世做王熙凤时,她并不看重奶娘,她的奶娘反因为是心大的丫头的娘,而一家子被打发到庄子上去。贾琏的奶娘虽出去荣养,但一家子没少借贾琏的身份作威作福。另外宝玉、黛玉等人的奶娘也都是些倚老卖老、吃酒赌钱的老货,迎春的奶娘更是吃里扒外、损公肥私。如今遇见这么个忠心为主的奶娘,她难免有些意动,最是护短的她也绝不会辜负奶娘的一片忠心。
既是重生,如今的李纨就自然比较着前世的李纨,而且她自来心气高傲,断不会想让自己落得一个心如死木、寂寥残生的结局。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改变,来一场李纨的逆袭,自然要从一开始就做打算。
小孩子变化大,一天一个样。前世的经历让现在的李纨惯会讨老太太的喜欢。自牙牙学语开始便风雨无阻的让奶娘带着她给老太太请安。
“纨儿给祖母请安。”如今这句话李纨说得最为顺畅,但对于未满周岁的孩子来说已经是够难得了。
李纨人小,瞌睡也多,等到她来老太太这儿时,已满六岁的织姐儿早就到了。“都这个点了,妹妹还说请安呀。”李织抿唇一笑,大眼睛一眨一眨的。
因为李纨曾经昏迷不醒的问题,李守中与李太太带着几分补偿的心态多有怜惜。李织再怎么懂事也是个孩子,姐妹间虽不曾有矛盾,但嫉妒吃醋总是有的。李纨听到这话便躲进邹氏的怀里,一幅羞恼坏了的小人儿模样。
姐妹间吃醋斗嘴看起来也是一桩乐事,李母笑了笑:“还不把纨姐儿抱上来。小小的人儿竟懂得什么是请安。”她又看了看李织,“做姐姐的如何得与妹妹计较。”
听到这话,爬上李母怀里的李纨偷偷对李织做了个鬼脸。李织拈起一块芙蓉糕逗着李纨道:“纨儿可给姐姐说说,什么是请安。”
“吃糕糕!”李纨伸出小手去够。
李织将糕点藏在身后:“祖母你看,纨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请安。她只记得吃点心。”
“糕糕!糕糕!”李纨扯着李母的衣襟,但也知道分寸,不曾用力。
李母将李纨重新抱好:“小祖宗,可摇坏祖母了。祖母给你吃糕糕。”
李纨却咬着手指:“要姐姐的。”
李母开口大笑:“瞧着孩子,还惦记上自己姐姐的了。”
“喏,给你。”李织也知道自己和妹妹计较一块糕点有些丢脸,拿帕子托着芙蓉糕喂给李纨。李织没习惯喂人,李纨也没被如此不熟练的喂过,一块糕点被弄得脸上、手上、帕子上皆是。偏偏一大一小两个姐儿都看着李母,一付:我很乖,快来夸我的模样。
“猴儿,真是一大一小两个猴儿。真真不知像谁。”李母笑得更厉害了。
张嬷嬷是李母的陪房,在府中也格外有脸面,她也笑道:“两个姐儿都是极好的。真真是姐妹友爱。老太太有福了。”
晚间李家二爷李守诚从外面回来:“恭喜母亲,贺喜母亲,今儿哥哥被皇上点为翰林院编修。”他有看了看正在准备摆饭的陈氏:“待会可要麻烦嫂嫂了。哥哥升官,想必应酬不少。”
李家也是金陵的世家大族,李母张氏更是与当今皇后同出一族,只可惜李母早年丧夫,守着家产扶持两个儿子长大,如今大儿子升官,小儿子也大小是个举人,终于有一种不负李家列祖列宗的感觉。李母满足的看了看堂下的儿孙:“过两天就是纨姐儿周岁,正好趁着机会给姐儿大办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