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铭文中写道:
&ldo;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其土地郁塕高敝,宜生有德君子焉&rdo;。
这就对了一些。
令人郁闷的是:边韶虽弄清了我的县籍,但仍马虎地称我为楚国人,虽然错误不算太大,但我活着的时候,老家确实不归楚国控管。
你们一定要知道,相县是宋国的土地(宋族商先君开拓的地方),紧挨着陈国、楚国,呈三足鼎立之势。
这话就不在此多提了。
那么从再小一点范围看,我老家赖乡(司马君记为&ldo;厉乡&rdo;)曲涡间(司马君记为&ldo;曲仁里&rdo;)在哪里?现在就更不好找了。
特别要说明一点,祖地人后来把&ldo;相县&rdo;变名为&ldo;苦县&rdo;,&ldo;赖乡&rdo;变名为&ldo;厉乡&rdo;可能是意味深长的。记得&ldo;周厉王&rdo;、&ldo;周灵王&rdo;这些名号吧,都是逝后所封。可以想见,在我祖居地的改名背后,也似乎有一段与楚军争夺的残酷故事孕含其内。
至于有人把我的故里&ldo;曲涡间&rdo;变名为&ldo;曲仁里&rdo;,那可能是后代乡亲对我的一点抬举,你们千万不要当真。
说起家乡的方位,所幸的是,魏晋时期有个众人都知晓的大地理学家郦道元,他依据边韶《老子铭》的记载,对赖乡进行了一番全方位的实地考察,在其著作《水经注阴沟篇》&ldo;涡水&rdo;中写的更为具体:
&ldo;涡水又南东屈,径苦县故城南。《郡国志》曰:春秋之相也。王莽更名之曰赖陵矣。
城之四门,列筑驰道,东起赖乡;南自南门,越水直指故台,西面南门,列道径趣广乡道西门驰道。西届武平北门驰道,暨于北台。&rdo;
由于原文很长,不想在此赘述,你们自己可以对照去勘察。
总之,他们都已基本说清楚了:我老家赖乡曲涡间在涡水之北,东离相县故城不远。
只是历史变迁太大,我一个隐世之人,有人实在没有必要为我老家现属何省何县而争吵。
人以清净为本。
第一章千年家世04姓甚名谁
我的出生很平凡。
虽没有传说得那么惊天动地,但有些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
我的家族确实赫赫有名。
不说远古,就是祖父一辈就有一个大英雄,姓老名佐,曾是宋平公时期堂堂的六大卿士之一,官至掌军之司马。可悲的是他不幸在彭城战死。
&ldo;正史&rdo;《左传》是这样记载的‐‐
&ldo;成公十八年(公元前573年)七月,宋老佐、华喜围彭城,老佐卒焉。&rdo;
到了后来,民间传说把我与祖父关系缩成父子辈,就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请看‐‐
公元前576年夏六月,宋国国君共公去世,右师华元执掌国政。以左师鱼石为首的桓氏宗族久有谋政之心,无奈共公在位,不得其手。今见共公去世,欲乘机起事。由于谋事不密,走漏风声,被以华元为首的戴氏宗族逐出宋国。此后,即任向戎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立新君,这就是宋平公。
鱼石率桓氏宗族一行二百余人逃往楚国,客居楚国三年。公元前573年夏六月,楚国起兵伐宋,攻克宋国的彭城(今江苏徐州),封鱼石、鱼府守城,并留下三百乘战车协助镇守。
宋平公为此召朝臣议事,问道:&ldo;敌强我弱,楚兵侵占彭城,是我心腹!如坐视不理,后患无穷!谁愿为我拔此要塞?&rdo;话音刚落,班中走出一人道:&ldo;愚臣愿往!&rdo;平公一看,只见此人身高丈二,浓眉大眼,阔腮宽肩,威武雄健,原来是司马老佐。华元表示忧虑,对平王说:&ldo;鱼石狡诈,鱼府凶残,彭城盘踞着楚国战车三百、守卒三千,力量很强。司马虽艺高胆大、刚健勇猛,恐难必胜。&rdo;老佐据理说道:&ldo;鱼石,蛀书之虫也;鱼府,缚鸡之犬也。有何惧哉!老佐愿携家小以围彭城,城不克臣不归!&rdo;平公允诺。遣老佐为上将军,率二万人马去收复彭城。
话说宋国围住彭城,日夜攻打。老佐英勇威武,身先士卒,使得宋军士气大振,不到半月,彭城守军便危在旦夕。一日,鱼石、鱼府在城上督战,见宋军人多如蚁,个个奋勇,架梯登城,人人争先;又见一员大将银盔银甲、金戈白马,驰骋于疆场之上,调兵遣将。一楚将问道:&ldo;这位宋将是谁?&rdo;鱼石答道:&ldo;是新任司马、围兵主将老佐。&rdo;楚将纷纷议论说:&ldo;攻城主将,不在军后观敌了阵,却突于军前左驰右骋,怎能不鼓舞士气!如此看来,彭城太危险了!&rdo;但鱼石是个有心计的人,他又对部下说:&ldo;事将成而败,事将败而成,历史上有不少例子,怎知我军必败?老佐英勇雄武,身先士卒,这是他成功之本;刚愎自用,目中无人,这又是他失败之根。又怎知他的军队必胜?&rdo;楚将问:&ldo;左师好象成竹在胸,有什么好计策?&rdo;鱼石回答说:&ldo;两军相对,帅在前还是在后,要见机行事。现在宋兵攻城,主将突出在前,冒着箭矢而驰骋,这是兵家的大忌呀!我有一条小计,如果照计行事,宋军成败,还很难说。&rdo;
原来鱼石是让部下放暗箭,射杀老佐,老佐正在军前督战,忽然飞来一箭,入胸五寸。不幸坠马身亡。宋军群龙无首,溃不成军,四散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