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迁居陈国广乡后,曾发生过哪两件大事呢?
一是吴破楚,攻入郢之国都;二是姬朝西王被东王派人刺死。
前一桩事是后一桩事的成因,而后一桩事是前一桩事的必然结果,这时我却超然在陈国偏僻的乡村,连介入的机会都没有。
虽说由此避免了新的灾祸,但听闻后还是为姬朝天王而悲哀‐‐
他平生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却因时不济兮命不佳,复位梦连同其生命永远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青史只送给了他这样一个贬义性的名词‐‐&ldo;王子朝之乱&rdo;。
关于&ldo;王子朝之乱&rdo;的是是非非,在这两千多年之后,若我老聃自己不说,谁又能知道有人敬奉的一代&ldo;道祖&rdo;也曾是&ldo;叛乱&rdo;事件中的一智囊人物或得力助手呢?其长子李宗也曾是叛乱之王的贴身侍卫,且在我去世‐‐&ldo;三家分晋&rdo;后变为魏将,封于段干之地,成为段氏的祖先人物之一。
人到底是显名好还是不显名好?
如果历史记载了我曾参与了那场&ldo;叛乱&rdo;,而且导致精心守卫的周之重要典籍‐‐中国文明之初的一些珍贵文献至今去向不明或成为了不解之谜,那我老聃或李耳还会这样受人尊重与推崇吗?尽管我对此事已无能为力了。
为了给我中年人生轨迹做点小结,也为后来人生故事做些铺垫,我还是想在此具体讲讲吴破楚与姬朝天王被刺之事。
其实,在姬朝天王南下入楚前,楚吴战事就比较紧张,但没料到楚国兵败如山倒,倒得这样快、这么彻底。
关于这次吴楚之战,其根因深远复杂,但导火索却十分清晰,进程非常迅猛,史上有多如牛毛的记载,我不想细述。
涉及到大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就有:
楚平王霸子媳、太子建被杀、伍子胥逃吴复仇、吴国阖庐崛起、孙武用兵、楚令尹囊瓦贪暴、柏举之战、吴破郢、申包胥哭秦廷求师等等。
在此只略述最后一幕‐‐
公元前506年11月,柏举之战楚军惨败后,吴兵从我最后隐居之地‐‐荆楚之门蒙山(今象山)对峙的虎牙山(今虎牙关),转入当阳阪,引西北漳江之水灌入纪南郢都城中,顿时江水滔滔,慌得楚昭王只顾带着爱妹季芈登舟逃命,王城顷刻落陷,被吴兵铁蹄踏破。
由此,多少王妃宫女以及卿大夫家眷被吴国官兵蹂躏以尽,无任何尊严可言。此在《左传》中称之为&ldo;以班处宫&rdo;,即按照吴国将官上下次序,分别住在楚国宫室里。
当然,也有不屈服命运的刚烈女性,这就是楚昭王之母伯嬴。
有史书记述:
当晚吴王阖闾宿于楚王之宫,左右得楚王夫人以侍寝,随之淫其妾媵殆遍。
此后又有人献言:&ldo;昭王之母伯嬴,乃太子建之妻,楚平王以其美而夺之,今其齿尚少,色未衰也。&rdo;
阖闾心动,使人召之,伯嬴不出。
阖闾大怒,命左右:&ldo;牵来见寡人!&rdo;
伯嬴拴紧门,用剑击穿窗户而说:&ldo;妾闻诸侯者,一国之教也。礼,男女居不同席,食不共器,所以示别。今君王弃其表仪,以淫乱于国人,未亡人宁伏剑而死,不敢承命。&rdo;